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报道>全国财政新闻联播>广西财政新闻联播

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多措并举 扎实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广大残疾人安居乐业、衣食无忧,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体现,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立足财政职责,坚持在高质量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力支持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十四五”期间,自治区财政部门筹措残疾人事业发展资金超98亿元,年均增长3%,聚焦残疾人群体急难愁盼问题,有力保障全区残疾人平等公平享有基本民生、康复服务、就业等基本权益,推动我区残疾人免费基本康复服务率、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率和残疾人辅具适配率等指标连续三年位居全国前列。202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社会保障处荣获“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

  一、服务大局强保障,以高站位履职兜牢民生底线

  一是切实强化基本生活保障。全面落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政策。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将普惠与特惠相结合,实施残疾人可单独申请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全区超过46万困难残疾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二是持续优化托养照护服务。统筹财政资金持续实施“阳光家园计划”和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全区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超过150家,3万名残疾人接受托养服务,5.92万户重度残疾人家庭接受无障碍改造。三是不断细化“三纳入三帮扶三服务”机制。构建巩固、拓展、衔接相统一的制度保障体系,将残疾人帮扶纳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大局统筹推进,全区7.82万名残疾人纳入防返贫监测,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的“网”织得更密、“底”兜得更牢。

  二、改革创新勇争先,以高质量发展增进民生福祉

  一是率先实施全年龄段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在全国创新实施全年龄段(0—17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从2022年起连续4年将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纳入自治区本级为民办实事工程,为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救助。二是精准实施基本康复服务。筹措资金精准实施残疾人康复服务、“万医进万家”送健康活动。截至目前,4.96万名残疾人享受到基本康复服务,1.05万名残疾人享受到辅具适配服务。三是助力开创残疾人就业新格局。自治区本级创新建立残保金部门预算与安排残疾人就业挂钩机制,推动自治区本级机关事业单位增强残疾人就业示范作用。实施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筹措资金持续推进“阳光助残基地”、“美丽工坊”建设、农村困难残疾人技术培训等项目,支持残疾人参加实用技术培训,实现就业增收。2024年末我区持证就业年龄段残疾人就业率达60.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25年我区残疾妇女携壮锦绣球等文创作品惊艳亮相纽约联合国总部,生动展现了残疾人就业创业的风采。 

  三、立足职能抓管理,以高效率服务提升资金效能

  全面落实零基预算管理。遵循“先预算、后支出,无预算、不支出”原则,持续优化残疾人事业发展资金结构。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精准实施资金分配与预算执行监督挂钩机制,加强残疾人事业发展资金全过程绩效管理和全流程监管,强化审计监督、绩效评价等结果运用。创新资金管理模式。研究将残疾人事业发展资金全部纳入专户管理,改革通过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实现补助补贴资金精准发放,全力推动中央和自治区各项惠残助残政策落地生效。

  下一步,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将继续围绕中央和自治区关于加强残疾人服务保障、促进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不断健全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持续提升残疾人公共服务质量,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就业帮扶,全力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有力提升残疾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25年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