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税收量稳质升折射广西推进工业振兴初显成效
广西出台《关于推进工业振兴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在企业转型升级,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和强创新、育品牌、拓市场等方面做了明确战略部署。方案实施以来,全区工业经济在高质量发展轨道上跑出了工业加速度。2021年前三季度,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3%,利润总额同比增长51.1%。税收收入作为经济发展形势的晴雨表,税收上的量稳质升折射出全区工业经济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稳”字当头,工业税收成为全区财政收入的重要支撑。2021年1—10月,全区工业税收收入增长稳健,累计完成832.27亿元,同比增收178.66亿元,占全区组织收入增收额的89.9%,拉动财政收入增长7.2个百分点;工业税收同比增长27.3%,高于财政收入增速19.3个百分点,已连续10个月实现同比两位数增长;工业税收的两年平均增速也达到6.2%,一定程度上反映全区工业经济复苏已回到疫情前水平,显示出工业税收量稳质升的基础进一步巩固。
“好”字引领,工业税收反映全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工业是实体经济之本,制造业则是实体经济命脉所系。2021年1—10月,全区制造业税收占工业税收比重为35.9%,同比增长32.4%,高于工业税收增速5.1个百分点,同比增量183.91亿元,高于工业税收增量。值得关注的是,全区九大产业集群建设成效显著,相关行业税收增长呈现积极变化。其中: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94.3%、汽车制造业同比增长36.2%、家具制造业同比增长40.2%、金属制品业同比增长76.2%、纺织业同比增长40.2%;纺织服装、服饰业同比增长35.5%……先进制造业集群税收增速稳健,体现调整优化工业经济结构成效初显,为全区工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准”字为要,减税降费政策“红包雨”的精准投放为工业企业帮扶纾困。今年以来,为帮助市场主体恢复元气,增强活力,全区各级财税部门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把减税降费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贯彻落实今年以来国务院常务会议一系列阶段性、普惠性和精准性政策“红包雨”的精准投放。如:通过加强宣传培训辅导,确保纳税人应知尽知减税降费政策;推行智能申报,确保符合条件的纳税人申报时即可享受减税红利;优化纳税服务,确保企业办税缴费更加便利;保持社保费征收方式不变,确保企业缴费负担不增;持续治理乱收费,严防乱收费重新抬头等等,拳拳精准,打出一套漂亮的措施“组合拳”,推动税收优惠政策实现直达快享,留得工业经济的青山,赢得广西工业振兴的未来。
善弈者谋势。面对全球新冠肺炎严峻疫情、生产要素供应紧缺等不确定因素,全区各级各部门只要保持战略定力、战略自信、战略耐心,全面落实中央和自治区的决策部署,自觉把“政策为大、项目为王、环境为本、创新为要”的“四为”理念贯彻到推进工业振兴三年行动方案的实际工作中,大力培植工业财源,全区工业经济将有更充足的发展动能、更充分的政策空间和更强大的发展韧性,为“十四五”期间全区经济稳定恢复提供更坚实的支撑基石。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21年1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