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报道>全国财政新闻联播>广西财政新闻联播

广西财政七大举措助力实现市市通高铁

  为抢抓国家加快高铁建设特别是优先建设中西部高铁的黄金机遇,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广西财政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高铁优先发展适度超前发展的策略,积极筹措资金,基本形成了“中央投资、区市筹资、共同分担”的高铁投融资模式,大力支持高铁建设攻坚战,支撑了高铁跨越发展,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为实现中央赋予广西的“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形成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三大定位奠定坚实基础。 

  一、运筹帷幄,广西财政大力支持高铁建设事业

  广西财政厅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全面落实积极财政政策,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不断优化财政资金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金效益,发挥好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和乘数效应,为高铁建设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一)充分准备,积极申报国家财政资金支持。努力申请中央财政的大力支持,主动与中央相关部委的协调沟通,认真学习掌握国家扶持交通发展的政策,做好项目申报的前期准备工作,努力将跨区域省际干线高铁项目纳入国家层面统筹规划实施,争取国家对民族自治地区和中西部地区高铁建设的有关政策和资金支持。2015年以来,广西共获得国家专项建设资金共计30.1亿元。资金成本相对较低,贷款期限长,为高铁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创新机制,建立财政资金“区市共担”机制。为确保高铁建设资金来源,明确各方责任,广西建立了高铁项目建设资金“区市共担”机制,按“谁受益、谁负担”原则,确定了高铁建设资金区市分担的比例和额度。国家路网干线高铁、城际高铁由自治区、市两级按照6:4的比例分担,支线高铁由自治区、市两级按照3:7的比例分担,进一步厘清高铁项目建设中各级政府的工作职责和权利义务。广西财政从2015年到2020年,每年安排高铁建设预算资金10亿元以上,同时积极调动各市积极性,举全区之力推进高铁项目建设。

  (三)积极探索,创新国有土地作价出资投入。积极探索以国有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等方式筹措高铁建设资金,此举已走在全国前列。截至目前,已把约472亩土地使用权通过政府作价出资方式注入广西铁投集团,筹措到位资金34.46亿元,预计最终可变现资金60亿元。通过盘活土地资源支持高铁建设,将大大拓宽高铁企业融资渠道,对于提高高铁经营收益,增强高铁对社会资本的吸引力,缓解甚至解决债务问题都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四)调整结构,充分用好地方政府债券政策。广西财政充分用好地方政府置换债券政策,每年从自治区发行的地方政府债券中安排资金用于高铁建设,置换清理甄别确认的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本金,优化高铁建设项目债务结构、减轻广西高铁建设资金负担,降低财务成本。截至2017年5月底,已累计完成了自治区安排的约71.9亿元置换债券资金的使用。

  (五)合理搭配,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优势,将有限的财政性资金的引导作用发挥到最大,除了急需用于高铁建设工程资金的项目资本金外,余下的财政性资金主要用于债务性资金的配套,包括用于高铁建设项目征拆资金银团贷款和搭桥贷款自有配套资金等,通过合理搭配引入债务性资金340亿元。

  (六)勇立潮头,设立铁路发展投资基金。为有效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广西铁路建设,广西按照“政府引导、企业发起、吸引社会法人投入”的原则发起设立广西铁路发展投资基金,资金总规模200亿元,分多期发行,首期引导资金20亿元,包括广西财政资金5亿元、广西铁路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出资10亿元、广西地产集团出资5亿元。基金目前位列广西区内产业基金首位,在国内同行业基金名列前茅,采取平衡投资铁路和市场化运作的方式,通过政府引导性资金投入,引入更多社会资本参与铁路建设投资。

  (七)保障经费,大力支持铁路前期规划编制。2014-2020年,自治区财政每年安排5000万,用于开展项目前期工作,重点支持编制完善广西中长期铁路网发展规划、广西铁路“十三五”规划、城际铁路网规划、支(专)线规划等。此举对于加强我区铁路发展规划与国家、自治区各相关规划的有效衔接起到重要的作用,确保将我区重大铁路项目更多纳入国家规划。

  二、弯道超车,广西高铁建设事业取得长足发展

  广西高铁起步晚,2008年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开始实施交通优先发展战略,科学部署、统筹规划广西铁路建设,与中国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签订了一系列加快广西铁路建设的协议,开工建设铁路项目25个,区内建设里程约3000公里,投资2000多亿元,广西铁路建设历史迎来了发展速度最快、质量最好、成效最显著的时期,弯道超车,亮点频现。目前,我区高铁里程1751公里,位居全国前列,以全国3%的人口占全国8%的高铁总体量,广西14个地级市已有12个通高铁,并在全国首个建设高铁无轨站、在少数民族自治区首个开通高铁;陆续开通运营衡柳、柳南、邕北、南广、贵广、南昆客专等7条高速铁路,铁路路网结构和质量进一步提升,现代高铁网络主骨架基本形成,由“路网末梢”转变成“区域性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形成以南宁为中心,连接西南、中南、粤港澳、北部湾沿海和东盟的“北通、南达、东进、西联”的高速铁路网络;初步建成以南宁为中心的“12310”高铁经济圈,即1小时通达南宁周边城市,2小时通达全区各区市,3小时通达周边省会城市,10小时左右通达国内主要中心城市。随着高铁的快速发展,我区可以更好发挥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中的桥头堡作用、顺利承接珠三角部分产业尤其是加工贸易产业的转移,初步建立与黔中、滇中、成渝、长株潭等经济区的合作机制,形成联结西南中南地区的经济走廊。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7年07月0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