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北海市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成效显著
北海市自2005年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以来,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积极稳妥推进全市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工作。经过几年的努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财政资金运行安全、规范、高效,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进程不断加快,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加高效快捷的服务。截至2012年11月底,市本级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下达批复计划28.38亿元,实际支付25.75亿元,剩余已批复计划2.63亿元,留库率9.28%。
一是以点带面,稳步推进。按照自治区统一部署,北海市本级从2005年起试点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在全市范围内选择了市文化局、市妇幼保健院等10家单位作为首批试点。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于2007年6月实现了全面铺开。2007年,在市财政局的指导下,市辖的合浦县在从会计集中核算全部转轨成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市辖3区则从2008年起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试点改革。目前,市本级310个预算单位、一县三区473个预算单位已按照分批推进的步骤全部完成改革,市本级及一县三区财政预算内资金、政府性基金、非税收入资金等财政性资金全部纳入国库集中支付,实现了市、县级预算单位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全覆盖,从根本上提高了财政资金运行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构建了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重要屏障。
二是加强宣传,强化培训。为稳步推进改革,消除各级预算单位的疑虑和不良情绪,先对预算单位负责人、财务人员进行培训,召开座谈会答疑解惑,认真听取单位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和完善改革办法,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同时,通过报社、电视台等媒体不断加大对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宣传报道,把改革的内容、目的与重大意义向社会全面公布,赢得了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形成工作强大合力。通过幻灯片授课和现场答疑等多种方式,积极开展对财政局内部、预算单位及代理银行相关工作人员对系统操作的培训,提高其业务操作能力。几年来,北海市财政部门共组织国库支付改革培训15期,培训相关人员9000人次。
三是健全制度,强化监管。通过在改革中不断地实践,北海市逐步建立了一整套包括资金支付办法、会计核算办法、各项业务流程等在内的管理制度体系,加强了对预算单位办公经费、招待费、车油费等及追加资金使用的监管,切实做到以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进一步提升了财政宏观调控能力,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四是加强管理,规范运行。在坚持“资金使用权”、“会计核算权”和“财务管理权”3权不变的原则下,改变了资金支付方式,为所有预算单位开设了零余额账户,执行规范的财政直接支付和授权支付方式,财政资金均在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中运行。对专项经费、政府采购项目资金等财政直接支付款项,首先由预算单位向市财政局主管科室提出用款申请,逐级审批后由财政部门开具财政直接支付凭证,将款项直接支付给最终收款人。对正常公用经费等财政授权支付款项,由财政局按月下达用款额度指标,在授权范围内,预算单位可通过单位零余额账户直接将资金支付给收款人。为配合国库改革,进一步细化了各部门预算支出项目,预算单位根据财政部门制定的预算编制口径标准,分具体明细项目逐项编报,使所有财政性资金的支付都建立在明晰的预算基础之上,提高了预算编制的规范化精细化水平。
五是深化配套改革,推进公务卡改革工作。2009年2月,北海市正式启动公务卡制度试点上线工作。为顺利推行改革,北海市财政部门先后印发了《北海市推行公务卡制度实施方案》、《北海市市本级预算单位公务卡管理暂行办法》和《关于实施市本级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的通知》。2010年5月8日,第一笔公务卡支付业务完成系统报账,市本级推行公务卡制度试点工作正式上线运行。2011年1月,市本级开始全面推行公务卡制度工作。目前,市本级310个预算单位全部实行了公务卡制度改革,开卡总量5461张,报账金额98.4万元。北海市辖县区也先后出台了公务卡实施方案、公务卡管理办法、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并与代理银行签订了公务卡代理协议,已经开始开卡工作,并且均已通过系统完成刷卡支付业务。截止11月3日,北海市本级及一县三区已全面完成公务卡改革工作,提前近2个月完成自治区完成公务卡改革的要求。
六是建立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机制,强化预算执行管理。为进一步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北海市本级于2011年12月开始运行预算执行动态监控系统。制订了《北海市本级财政支付业务动态监控规程》,明确了市本级预算执行动态监控的范围,包括大额支付预警,化整为零预警,大额提现预警,公务卡录入信息预警,预算单位向重点监控账户或其他关联账户进行转账、向个人账户进行转账、向海外账户进行转账预警等。此外,对预算单位支出进度也进行监控预警。目前,市辖县区均已完成动态监控规程的制定工作,并已系统安装调试完毕试运行。同时,搭建了财政、银行网络平台,依托信息网络技术,构建了预算执行动态监控体系,通过计算机系统自动受理与智能预警、人工核查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对预算执行全过程进行实时、动态监控。全面跟踪财政资金的每个具体收付环节。从单位计划申报、审核到支付,动态监控每一笔财政资金收付的详细交易记录。及时核查预警疑点,积极开展与预算单位的联动协作,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反馈和纠正。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2年12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