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聚焦,精准发力,广东中山市财政局四方面下足功夫
支持企业高质量发展
中山市财政局严格落实市第十五次党代会坚定不移实施营商环境改革工程的工作要求,立足财政职能和当前实际,在“强支撑、降成本、优流程、激活力”四方面下足功夫,用好用活财政政策工具,加大对市场主体支持力度、一体推进“放管服”改革,着力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打造利于企业发展的一流营商环境,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贡献财政力量。
一、在“强支撑”上下功夫,注入源头活水,让企业发展底气足底子厚。
一是推动惠企资金精准直达。常态化实施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出台《中山市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管理办法》,优化分配流程,强化资金监管,持续保持直达机制“快、准、严”的特点,充分发挥直达资金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作用。与此同时,依托数字财政系统推动资金拨付到人到企业务模块实施落地,实时监督每一笔资金的明细信息和拨付情况,解决好财政补贴资金快速通达企业问题,推动管理效能和资金效益“双提高”。二是有力支持企业创新发展。不断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优化产业扶持政策。2022年安排产业扶持资金用于鼓励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支持战略性支柱企业和新兴企业,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推动传统产业升级等,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振中山市实体经济。三是着力纾解企业融资难题。切实以财政金融“组合拳”的叠加效应,着力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发展桎梏。申报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中央财政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畅通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良性循环。通过“过桥贷”、“助保贷”、“知识产权贷”、“数字贷”风险补偿、农业“政银保”合作贷款风险金等方式,为符合条件的企业信贷融资提供外部风险补偿和转贷便利。充分发挥政府采购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功能,积极引导参与政府采购的中小微企业申请合同融资。四是高效发挥投资基金引导作用。配合金控公司组建中山市高质量发展政府投资基金体系,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放大效应,引导社会资本、金融资金投向产业、人才、工改、招商等领域,支持企业和实体经济发展。
二、在“降成本”上下功夫,持续减税降费,为企业运转纾困难减负担。
一是不折不扣落实系列减税降费政策。密切关注国家新出台的减税降费政策,动态管理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目录清单,抓好落实国家省市出台的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助力市场主体纾困发展。迅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的决策部署,加快留抵退税政策实施进度,把为企业减轻负担落到实处,确保政策红利落地见效。二是多措并举降低政府采购领域供应商交易成本。全面取消政府采购投标(响应)保证金,对诚信好、信用佳的中小企业降低或者免予履约保证金,鼓励推行不低于采购合同金额30%的预付款制度,减少供应商资金占用,助力企业轻装上阵。三是建立完善政府投资项目施工过程分段结算机制。不断优化政府投资项目结算评审管理制度,持续推广施工过程结算,已施工部分可以按合同约定的结算款比例支付资金,提高建设项目资金流动性,缓解施工企业的资金压力。
三、在“优流程”上下功夫,坚持改革提速,让企业办事少跑腿不折腾。
一是推动政府采购交易模式转型升级。实行政府采购开标全过程对外公开,所有政府采购项目原则上统一使用全流程电子化交易,条件成熟的项目可以实施远程异地评标,做到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进一步提升政府采购效率、透明度和监管水平。二是优化工程建设领域政府投资项目评审流程。持续优化政府投资项目财政评审环节的工作流程,推行重点项目中介预算评审工作在项目施工图设计完成审查后提前介入,同时采取缺项受理、编审同步、驻场审核、压缩中介机构评审时限等多项措施,评审时间较省压缩40%。三是深化会计领域“证照分离”改革。在全市范围内对设立除会计师事务所以外中介机构从事代理记账机构审批、会计师事务所设立审批及会计师事务所分支机构设立审批等事项实行优化准营管理改革,进一步破解企业“办照容易办证难”“准入不准营”的突出问题,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优质服务。
四、在“激活力”上下功夫,服务提质增效,为企业经营去门槛破障碍。
一是加快推进惠企利民平台建设。依托数字财政,梳理惠企利民政策清单,搭建涵盖财政补贴政策、补贴申报与审核、资金全过程监管等一网式的惠企利民平台建设,方便市场主体和个人网上办理财政补贴,实现补贴资金的“快处理、快兑现”,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二是常态化走访企业切实为企业发展办实事。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领导联系服务挂点规上企业制度,常态化走访企业,了解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将企业办事的堵点、痛点、难点,作为营商环境改革的发力点。做到无事不扰、有事必到,无缝对接,全力以赴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支持企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22年05月0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