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报道>全国财政新闻联播>广东财政新闻联播

珠海市实施提质增效、更可持续的积极财政政策

  2021年是珠海建设枢纽型核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的奠基之年,是特大城市立柱架梁之年。珠海市财政局聚焦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充分发挥财政职能,落实提质增效、更可持续的积极财政政策。

  一、有“量”有“质”,积极财政政策提质增效。“量”主要是围绕加强财政逆周期调节,保持合理适度财政支出强度。2021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计完成711.05亿元,同比增长14.2%,其中市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计完成287.37亿元,同比增长20.9%,确保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到哪里,财政资金就跟进保障到哪里。积极向上争取新增债券支持,按照“急需、成熟、统筹、集中”的标准,提前谋划新增债券项目的储备工作,力争更多项目纳入新增债券支持的盘子。“质”就是深化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管理改革,把每一分钱都用出效益。推进预算项目库管理改革,树立“先谋事后排钱”“先定项目再定预算”理念,实行预算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强化预算编制过程中,挂钩绩效评价结果、审计监督意见、预算支出进度等结果,倒逼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提高。2020年,珠海市财政局联合人大、审计等部门,对现代有轨电车1号线运营补贴资金等11个项目开展重点绩效评价,2021年预算安排共取消、减少1.27亿元。

  二、有“减”有“增”,着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完善能增能减、有保有压的财政资金分配机制,打破支出固化格局。“减”,一方面是要将党政机关过“紧日子”,作为实现财政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促进。2021年政府将继续落实过“紧日子”要求,除部门履职必要的运转性支出外,对部门预算一般性项目支出按不低于10%予以压减。继续严控“三公”经费支出,在2020年已经下降17.4%的基础上,做到只减不增。另一方面是要巩固和拓展减税降费成效,算好大账、算好长远账,坚决把减税降费落实到位,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加”,就是要加大民生等重点领域的保障力度。2021年,全市财政安排民生支出同比增长7.7%,其中教育支出增长16.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7.4%,科学技术支出增长4.9%。通过新增财力安排3亿元保障“民生微实事”项目落实,畅通民生福祉的“最后一公里”。投入1.56亿元,支持非珠海户籍参保务工人员春节期间留珠过年。另一方面是加大财政对“特、大、高、多”四大战略任务的保障力度,2021年,市财政安排政府投资计划项目支出94.16亿元,全力保障兴业快线等重大项目建设资金需求。安排扩大对外开放资金19.3亿元,助力打造层次更高、辐射更强、营商环境更优的开放新高地。

  三、有“统”有“放”,激发市区两级财政活力。“统”,就是要强化全市财政“一盘棋”格局。2020年,铺开了新一轮财政体制改革,其中一个主要目的就是“化整为零”,强化市级财政统筹能力。一年来,珠海市财政局合理配置财政资源,细化体制机制,按照支持各区均衡发展的要求,做到了哪里有困难,财政政策、资金就覆盖到哪里。2021年,要在一些具体改革事项上进一步强化“统”的要求,比如要实现市、区、镇协同推进,确保今年5月实现“数字财政”核心业务系统上线,解决影响财政管理质量和效率的突出问题。“放”,就是要为各区增能,释放活力。2021年市直预算安排转移支付各区资金108.53亿元,连续两年超百亿元,支持前山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万山区海岛基础设施建设、高栏港基础设施建设、重大科研平台建设、乡村振兴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和引进人才等。要加快完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教育、科技、医疗卫生等领域的改革工作,以市、区事权与支出责任的清晰划分,激发各区干事创业的活力。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21年03月0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