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报道>全国财政新闻联播>广东财政新闻联播

广州市黄埔区加大财政投入助推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高标准建设

  广州市黄埔区自2016年建设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以来,黄埔区财政投入资金大力支持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服务体系建设,形成了具有黄埔特色的“政府资源补给+企业自主运营+社会力量参与”总分馆建设模式。截至目前,广州市黄埔区共建成各类图书、文化分馆62个,其中社会力量分馆23个,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明显提升,得到国内业界广泛关注。

  一、政府主导,撬动社会力量参与建设运营。在落实街镇分馆标准化建设的前提下,广州市黄埔区积极发挥财政杠杆作用,撬动社会力量参与分馆的建设和运营,着力拓展公共文化事业的空间。在和企业共建分馆工作中,针对企业所在群体的不同需求和特点,采取由政府提供图书资源、数字资源、艺术资源以及少量启动资金,由企业配套投入场地和建设资金进行空间布局、施工建设、运营服务的模式进行分馆建设。2016年至2019年,通过政府补助形式,撬动大量社会资本投入到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和提升,有效激活社会力量在资金、空间、资源等方面对公共文化的有效投入和利用,发挥出公共文化服务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价值和能量。

  二、动静错时,融合服务功能扩大服务群体。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大型企业众多,创新型企业云集,服务群体多元。针对不同企业、不同服务群体对文化的不同需求,广州市黄埔区把文化馆的动态服务和图书馆的静态服务融合在一起,发挥场馆最大效能,在同一个文化空间内,实现按需服务,并将这种做法普遍运用在街镇分馆和企业分馆的建设中,服务效能明显。

  三、一馆一策,融合地域特色打造文化空间。广州市黄埔区注重融进街镇文化特色,一馆一策,使分馆风格各异。如黄埔街分馆结合黄埔港码头的历史元素,打造出具有港航特色的图书馆、文化馆分馆,让群众感到亲切;荔联街联创空间分馆与企业合作,结合街道“微改造”,将村居旧物业进行整合,建成融合企业高管社群、商务交流和社区群众文化分享等功能于一体的众创空间分馆,受到群众的欢迎。

  四、建管并重,完善工作机制提升服务效能。为了调动企业参与分馆建设和运营的积极性,2018年,广州市黄埔区专门制定了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相关政策,对于新建面向公众开放艺术馆、图书馆的企业给予最高200万元奖励,从制度层面激发社会参与分馆建设积极性,区内企业纷纷响应。此外,广州市黄埔区通过逐步建立、完善标准化分馆财政补助机制,为分馆长远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区财政除了给予每个分馆一次性建设经费投入外,从2019年开始,每个街镇的文化站专项经费增加至40万元,主要用于分馆日常活动开展,开展图书馆、文化馆社会力量分馆(服务点)日常活动配送服务,帮助社会力量分馆(服务点)日常活动提升,把高质量的阅读、艺术服务资源送到企业和群众身边,使总馆与分馆建立起更加紧密的联系机制,不断提升分馆服务效能。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20年12月0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