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市清新区财政借力扶贫小额贷款 促进贫困户脱贫增收
清远市清新区财政局积极推动扶贫小额信贷发展,充分发挥扶贫小额信贷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助力作用,2019年和2020年涉农资金统筹整合用于清新区扶贫小额贷款贴息,为贫困户发展生产保驾护航。
通过区、镇、村各级大力宣传扶贫小额信贷工作,积极引导贫困户通过自主经营、多户抱团经营、同合作社大户合作经营等方式发展生产,清新区目前已形成了茶叶、清远鸡、水产养殖、鸡心黄皮、火龙果等特色优势产业,利用扶贫小额信贷开展的项目也呈现多点开花的现象。
截至2020年6月,与清新区合作开展扶贫小额信贷的邮政、农业、农商银行三家银行发放小额贷款1823笔,扶持1800多户贫困户发展增收项目,有效地促进了贫困户发展产业增加收入。例如山塘镇塘湾村的贫困户吴凤连,家庭人口共有6人,属于一般贫困户,其中劳动力2人,其中儿子张锦明33岁,视力一级残疾,2000多度近视,三个孙辈在校读书,家庭经济压力较大。2019年2月,结合张锦明个人兴趣和生产经验,在扶贫驻村工作组扶持建设了水牛养殖场的基础上,申请免息扶贫小额贷款5万元用于扩大生产经营,除养殖水牛外,还承包鱼塘25亩用于养殖,经营起了自己的小农场。农场现养殖水牛6头,桂花鱼吃的麦鲮2000万条,青头鸭100只,鸡项20只,大煽鸡25只,借助了扶贫小额贷款的东风,依靠自己的经验和努力,日子越过越红火,家庭人均收入从2017年的7678元稳步增长至2019年的11121元,成为了脱贫致富先进典范。
一、做好需求摸底。由于涉农产业具有脆弱性,容易受到气候、农产品价格等自然条件和市场行情影响,收益不稳定,风险相对较大,部分贫困户考虑到贷款本金偿还、征信记录等问题,加上受疫情影响,贫困户申请扶贫小额信贷的意愿不强,由驻村干部和银行工作人员进村入户进行小额贷款需求摸底调查,深入了解贫困户具体需求情况。目前清新区有意愿通过扶贫小额信贷发展项目的贫困户,除了个别因自身原因办理失败的,基本已成功办理,扶贫小额信贷需求已趋饱和。
二、创新工作模式。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清新区小额信贷合作银行积极创新宣传扶贫小额信贷政策,创新工作模式,如清新农商银行简化信贷资料、优化审批流程,通过钉钉移动办公平台等工具进行线上办公,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实行“先审批、后完善”;而农业银行清新支行工作人员通过进村入户的走访宣传,让受疫情影响无法外出务工的贫困户通过扶贫小额信贷开展项目。通过网络平台、微信朋友圈等各种渠道、平台协助扶贫项目进行产品销售,将疫情对项目的影响降低。
三、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为鼓励引导扶贫户积极发展增收项目,激发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实现“自我造血”,清新区结合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改革工作,2019年和2020年通过涉农资金统筹整合用于清新区扶贫小额贷款贴息;同时按照提前谋划项目的工作要求,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充分保障扶贫小额信贷贴息资金需求。
四、加强逾期处置和风险防控。扶贫办、财政部门加强与银行沟通,进一步加大扶贫小额信贷管理工作,通过银行、村委会、驻村干部等加强与贫困户的联系和指导,及时跟踪小额信贷实施项目和贫困户的最新情况,定期对扶贫小额信贷贷款质量和偿还情况的跟踪、分析,加大扶贫小额信贷的风险预警力度。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20年09月0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