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财政局:风险补偿资金池政策扩围效果显著
“入池”贷款超3000亿
按照“惠企16条”要求,为加大财政资金在疫情期间扶持企业渡过难关的力度,深圳市中小微企业银行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政策迅速“升级”,政策覆盖范围、补偿标准得到提升。目前,新政实施已满一个月,中小微企业“在池”贷款“增量”“扩面”效果显著,财政资金进一步助力企业融资纾困、助力银行降风险。
一、“入池”贷款迅速增长,进一步凸显财政资金的“蓄水”保障功能。政策的扩围,充分释放了扶持微观经济主体特别是“草根经济”、鼓励放贷的积极效应。一是小微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贷款“入池”激增。今年3月政策扩围后,明确将2019年起对小微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发放的贷款,也纳入资金池补偿范围,各银行踊跃报送符合“新政”的贷款项目。二是中小微企业“入池”贷款平稳增长。按扩围前财政资金仅补偿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的口径。
二、“在池”贷款颗粒小、覆盖广,进一步提振市场主体和商业银行“两端”信心。一是扶持对象体量小、数量多。截至3月底,资金池政策已惠及8.9万户中小微企业、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服务对象体量更小。二是合作银行多,意向高。目前,资金池已有32家合作银行,据抽查测算,“在池”贷款占同期各银行同类贷款的比例为5%—80%不等,而且银行规模越大、占比越高。从贷款发放量看,建设银行、招商银行、深圳农村商业银行贷款量较大;从贷款项目看,招商银行、建设银行、深圳农村商业银行、微众银行项目数较多,。
三、“输血”多种经济业态,进一步聚焦实体行业及相配套的现代服务业。下一步,深圳市财政、工信等部门将深化评估资金池风险,对风险敞口较大、不良率较高的银行采取风险预警措施,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充分释放政策红利。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20年06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