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报道>全国财政新闻联播>广东财政新闻联播

广东省珠海市财政局:聚焦主责主业 办好“财为政服务”紧要事

2019年12月3日 来源:广东省财政厅办公室

  2019年以来,广东省珠海市财政局聚焦主责主业,扭住收支“牛鼻子”,加快财政管理制度改革步伐,各项财政工作稳步推进,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财力保障。

  一、聚焦抓收入,筑牢经济社会发展基础

  从速从实采取稳增长措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从年初的0.1%稳步回升至10月份的4.1%,税收占比为83.7%,收入质量居全省第一。一是下好形势研判先手棋。及时研判减税降费对全市收入影响,做好任务的分解细化和部署,落实主体责任、倒排工作计划。加强与各区各部门信息沟通,纵向联动、横向协作,凝聚各级各部门抓收入合力。二是打好组织收入组合拳。协调税务部门加大地方税种的清缴力度,弥补减税缺口。按月提请市政府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财政收入组织和支出执行情况及存在的难题。三是当好组织收入攻坚队。打破传统思路、依法依规盘活国有资产资源取得成效,非税收入降幅稳步收窄。

  二、聚焦稳支出,积极财政政策加力提效

  一是紧政府,坚持以“政府的紧日子”保障“群众的好日子”。通过大力压减一切不必要的行政开支,顺利完成一般性支出、“三公”经费支出压减任务,过紧日子思想已成各部门的常态思维。二是优结构,民生等重点领域支出优先保障。1—10月,全市九项民生合计支出342.1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70%;审核拨付板樟山隧道新增隧道工程、妇幼保健院异址新建等项目40.75亿元。三是提进度,财政资金有效使用。加强对民生支出、重大项目、重点科目、大额资金及上级转移支付资金的跟踪监控,建立重点项目支出台账。及时统筹回收本年度无法执行或可延缓到以后年度实施的项目支出,按照轻重缓急重新安排,全部用于其他急需资金的项目,截至10月底,共回收统筹资金16.97亿元。

  三、聚焦强管理,预算管理制度逐步完善

  一是严追加,进一步强化预算约束。严把支出增加初审关,从是否合理配置资产、是否贯彻绩效管理理念、是否存在多头申请等角度,逐项审核支出增加项目。二是定标准,发挥项目支出预算标准的基础作用。“开前门”,结合调研结果,合理提高预算单位物业管理费、单位食堂经费标准。“堵后门”,市直预算单位的培训、调研经费预算由市财政统一编制,明确调研培训项目需专项报批及不安排外市调研培训的原则。三是严审核,部门预算审核制度更加科学。建立完善科室初审、绩效评审、交叉互审、现场联审的四级审核机制。在现场联审环节,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审计局专业人士、专家学者和市民代表参与其中,围绕预算安排的必要性、可行性、合理性、效益性严格把关。

  四、聚焦促改革,现代财政制度加快建立

  珠海市财政局党组明确2019年为财政改革年,加紧推进财政体制“1+N”改革。一是推进市区财政体制改革,按照集中财力办大事、增强可持续发展、减少对土地依赖等原则,加快建立市、区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制度。二是深化预算编制执行监督改革,财政管理重心从“管全程”转变为“重点管预算编制和监督”,优化预算编制、执行、调整程序,破除传统预算管理模式的体制机制性障碍。三是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突出抓好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有效性,将绩效理念和方法深度融入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确保资金花在刀刃上。四是推进财政国库支付中心改革,优化服务模式,改过去强行退单的“冷”监督,为风险提示的“暖”服务。五是创新投资审核模式改革,建立线上和线下并行的审核机制,实现报审资料“线上预审”,项目“线下审核”,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建立自审与协审结合、复核与审核分离机制,有效防范廉政风险。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9年12月0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