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财政:“五个着力”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也是新时代佛山改革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2019年以来,佛山市财政局深入学习贯彻《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贯彻落实省市各项工作要求,自觉把财政工作放在大湾区格局中去审视、去谋划、去推进,努力为佛山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历史机遇、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财政力量。
一、深化财政管理改革,着力完善财政制度供给
坚持把深化改革作为落实《规划纲要》的首要任务,围绕建设现代财政制度,大力推进财政重点改革,为大湾区建设提供更为高效的财政制度供给。一是深化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管理改革,以完善项目库管理为抓手,探索改进和大力精简财政审批事项和预算编制及执行流程,强化预算监管,系统性提高预算管理效能;二是加快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研究起草相关实施意见,积极探索构建具有佛山特色的“三全”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全面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三是推进政策性基金清理整合和规范管理,稳步有序将市级原有19项政策性基金清理整合为5项,进一步完善政府投资基金管理体制机制,提升基金管理效率,更好带动社会资本支持全市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二、落实积极财政政策,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加力提效落实积极财政政策,从为企业“减负”“加油”两个维度,推动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一方面,综合施策减轻企业负担。牵头推进全市降成本行动,不折不扣落实好各项减税降费政策措施。另一方面,建设推广佛山扶持通为企业发展加油。扶持通平台为企业提供“查政策—报项目—拿资金”全方位、一站式服务,推动政府扶持政策更加便捷高效落地,助力企业加快发展、创新发展。截至8月底,平台已发布市、区两级政策300多项,注册企业超1万家,项目和资金申请达17000多项。
三、树立过“紧日子”思想,着力为大湾区建设腾挪财力
在减税降费等因素造成财政收入增长面临巨大压力的情况下,市财政局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当好“铁公鸡”、打好“铁算盘”,及时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建立健全全市机关事业单位过“紧日子”、厉行节约的长效机制。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年初市本级按不低于5%的比例压减一般性支出,按不低于3%的比例压减“三公”经费支出,下阶段将进一步压减一般性支出。同时,通过盘活财政存量资金、规范清理预算单位存量资金、清理财政暂存暂付性挂账等措施,加大对结转结余资金的消化力度,腾出更多财力用于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
四、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佛山高质量发展
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加大财政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投入力度,促进加快高质量发展。一是助力创新发展。2019年市级财政年初预算安排科技方面资金大力支持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佛山高新区、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重点保障季华实验室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支持培育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提升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金量”。二是助力绿色发展。重点支持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支持打好蓝天保卫战、碧水攻坚战、净土防御战,加快建设美丽佛山。2019年市级财政已安排资金专门支持建设大湾区高品质森林城市。三是助力协调发展。落实加强市级财政统筹工作方案,推动建立全市重大项目筹资保障机制,集中财力办大事,促进全市统筹协调发展。此外,2019年市级财政共安排资金支持高明革命老区乡村振兴、三水乡村振兴战略综合改革试点,加快补齐乡村发展短板,推动提高城乡发展平衡性、协调性。
五、支持区域交流合作,着力促进更高水平开放
一是支持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2019年市级财政安排资金支持轨道交通、高快速路网和骨干路网等现代交通体系建设,强化广佛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佛山融入大湾区1小时交通圈、生活圈、经济圈提供有力支撑。二是支持开放型经济发展。安排招商引资、促进外经贸发展等专项资金,通过奖励、补助、贴息等多种方式,加大全市对优质资源的引进力度,鼓励本地企业做好国际化经营,促进佛山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和“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开放型经济迈向更高水平。三是支持国际化人才集聚。积极落实粤港澳大湾区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研究起草相关具体办法,推动政策及早在佛山落地,为包括港澳同胞在内的境外人才集聚佛山工作和发展创造更加优良的环境。
下一步,佛山市财政局将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紧紧扭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个“纲”,以强烈的政治和责任担当,持续推进财政管理改革,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扎实做好财政收支等各项工作,更有效发挥财政的支持保障作用,为佛山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争当全省地级市高质量发展领头羊注入新动能。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9年09月0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