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广东省深圳公共财政助力文化沙漠变绿洲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把深圳改革开放不断推向深入,朝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方向前行,努力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广东省深圳市正多渠道加大文化投入,加快建设“文化强市”,围绕满足市民美好文化生活需求,提高全市人均公共文化财政支出水平,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深圳从“文化沙漠”蜕变成“文化绿洲”,在一片荒芜里,生长出创新包容、内涵丰富、多元融合的深圳新文化。据统计,2017年,深圳市人均公共文化财政支出达到512.86元,位居全省第一。
一、城市文化影响力和市民文化福利水平不断提升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以来,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2004年,深圳实施“文化立市”战略,2012年深圳提出“文化强市”建设,深圳文化事业不断进步,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文博会、读书月、创意十二月等品牌活动影响日增,获得“全国文明城市”“设计之都”“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等系列荣誉。成绩的背后,是公共文化财政投入的不断加大。2015—2018年,深圳市公共文化财政支出从53亿元增加到64亿元,公共文化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城市文化菜单”,引进、举办了一批国际性、国家级品牌文化节庆和体育赛事活动,市民文化活动呈现出“月月有主题,全年都精彩”的文化生活新局面,城市文化影响力和市民文化福利水平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美好文化生活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
二、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2003年,深圳作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地区对文化体制改革进行先行探索,开始探索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模式。2006年,深圳全面启动文化体制改革,将市属文艺院团全部转为企业并划转市国资委管理,实行企业化经营管理模式。在2006年至2008年三年过渡期内,市财政按照改制前经费规模的100%、50%、25%对改制后的文艺院团给予补贴。从2009年起,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持续支持转企文艺院团的发展。2017年,为激发文艺院团创新发展活力,夯实文艺创作和演艺产业发展的基础,深圳文艺院团改革再次出发,市财政给予专项投入支持相关改革;注册成立深圳歌舞剧院有限公司,从事歌舞创作、演出工作,为深圳市承担重大节庆演出任务,并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和对外交流;设立深圳交响乐发展理事会,成立非公募性质的深圳交响乐发展基金会,为交响乐事业成员发展筹集社会资金;成立深圳市粤剧艺术传承保护中心,由财政予以专项资助,传承和推广粤剧艺术。同时安排公共文化服务补贴经费,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支持文艺院团发展。对于政府性资产场馆的水电物业、场馆设施维修等基本运维费用由财政安排补贴经费。
三、“两金”助推文化事业做强做大
1994年,深圳市委、市政府批准建立了市文化事业建设费及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两金”),专项用于扶持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近年来“两金”规模逐年扩大,从2016年的3.8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5.2亿元,为深圳文化事业的繁荣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引导和保障,开展的项目在社科理论、文化活动、文艺创作、文明建设、新闻宣传等各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涌现和打造了一批精品力作和文化品牌,多次获得国际、国内多项大奖,大力提升了深圳的文化知名度,有效地推动了深圳“文化强市”建设。
四、“文创资金”助推文化创意产业优化升级
自2011年起,深圳市设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提升我市文化产品内涵和质量,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重点支持创意设计、影视动漫、演艺音乐、新媒体及文化信息服务、文化软件及游戏、数字出版、文化旅游、高端工艺美术、高端印刷、高端文化设备等文化创意行业领域。着力发展文化产业总部经济,推动新建一批市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2016年,深圳市还在《深圳文化创新发展2020(实施方案)》中提出构建包括以质量型内涵式发展为特征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五大体系的要求,努力打造与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相匹配的文化强市。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实施和大力扶持,深圳的文化创意产业飞速发展。2017年,深圳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2243.95亿元,增长14.5%,占全市GDP比重超过10%,对比2003年的135.3亿元实现了14年增长16倍的飞跃。
五、“体彩公益金”和“体产资金”助力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发展
从2015年起,市级财政每年安排资金2亿元,设立体育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深圳市高水平体育赛事、职业竞技体育和其他重点体育产业项目发展,以发挥示范引领和精准推动作用,强力撬动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发展。2016年,市财政出资1亿元,作为深圳市体育发展基金会的原始基金,推动体育产业发展,引导社会资本赞助职业赛事和俱乐部建设。此外,我市体育彩票公益金在发展体育事业中也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市体育彩票公益金支出从2011年1.1亿元到2017年2.9亿元,主要用于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日、市民长跑日、绿道健步行、外来青工文体节、全民健身志愿活动等全民健身活动,扶持市级高水平体育运动项目学校、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市级青少年联赛等青少年体育活动等。
六、新一批重大文体设施规划落地,增强市民幸福文化生活的获得感
为对标国内外先进城市找差距、补短板,建设全球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和国际文化创意先锋城市,提升城市整体文化品位和软实力,2018年,深圳市委市政府决定加快推进重大文体设施规划建设,按照国际一流标准,对标世界先进城市,打造建设深圳歌剧院等一批面向未来、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城市新地标,掀起深圳新一轮文化设施建设的高潮,加大对公益性较强的公共文体设施的投入,同时探索社会化专业化运营模式,拓宽投入经费渠道,吸引专业团队参与运营管理。据匡算,新一轮重点规划建设的文体设施总投资约200亿元(含社会投资),建设规模约100万平方米,将极大地丰富我市人民的文化体育生活。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8年1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