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市财政局大力支持湛江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的重要部署,是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大举措,是市委、市政府建设环北部湾中心城市,打造广东重要发展极和现代化沿海经济带的重大战略部署。广东省湛江市财政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按照中央的精神和省、市的部署,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不断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落实五大产业发展计划,全力推动民营经济加快发展。
一、落实财政资金,促进民营企业发展
一是支持促进产业园区建设。以扶持园区建设为抓手,强化工业载体建设,多渠道资金安排县域工业园区征地、基础设施建设及贷款贴息专项资金1亿元,多渠道资金安排产业园区招商引资“三评三比”奖励资金1000万元,及时将省财政下达的1亿元扩能增效扶持资金下达到湛江产业转移工业园,进一步促进园区提质增效,活跃县域经济。
二是支持企业自主创新。从2018年开始,连续3年安排扶持企业发展和技改专项资金1亿元,下达省级企业技术改造专项资金9855万元支持企业技术改造。积极统筹中央、省、市各类支持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通过股权投、贷款贴息、事后奖补、股权投资等方式,重点扶持企业扩产增效、推动智化改造和设备更新,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战略新兴产业,扶持淘汰老旧或落后设备及技改项目等。
三是支持企业融资。争取省财政资金支持,与中国建设银行湛江市分行合作建立湛江市民营(中小)企业互保金贷款项目,出资5000万元(其中省财政注资3000万元)建立风险补偿准备金,为广大民营(中小)企业提供增信支持,引导金融机构支持民营(中小)企业融资发展。截至目前,湛江市民营企业互保金入池企业10批共170家,已有12家企业获批,放款1.13亿元。
四是支持企业减负。积极落实国家结构性减税政策和清理各项涉企收费,2018年1-9月,全市实现降低企业税费成本40.4亿元。严格执行“涉企收费进目录,清单以外无收费”政策,涉企收费实行目录清单管理制度,动态更新《湛江市全国性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湛江市省定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湛江市政府定价的经营服务收费目录清单》。今年以来,减免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4.28亿元,取消或停征中央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35项;省定的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实行“零收费”。
五是支持创业就业。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支持打造众创、众包、众扶、众筹支撑空间,2017-2018年省财政下达“扬帆计划”专项资金1023万元,扶持粤东西北地区竞争性扶持市、县重点人才工程、引进创新创业团队和紧缺拔尖人才、培养两高(高层次、高技能)人才以及博士后扶持等项目。2017-2018年市财政安排1200万元实施人才战略,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六是支持中小企业发展。2018年,安排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1000万元、促企业上规模专项资金1000万元、中小企业服务与融资平台建设经费318万元,推动湛江市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投入950万元建成湛江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大楼,为初创型企业提供创业平台,促其走上创业之路。
二、注重效益,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一是注重科学分配。严格按照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制定专门的资金分配方案,根据各县(市、区)人均财力状况和企业的发展情况,合理分配财政专项资金,力求做到分配科学,操作透明,管理规范。
二是注重引导带动。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突出市场化运作,加强政银企合作,通过建立民营企业互保金“资金池”,组建政策性融资担保公司,带动民间资本,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和风险,推动企业促进转型升级。
三是注重绩效评价。结合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工作要求,专项资金均编制绩效管理目标,从支出合规性、管理效率性和使用效益性方面等方面开展绩效评价,并将绩效结果作为下一年度资金分配的重要依据,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主动服务,落实促进企业发展政策
下一步,湛江市财政部门将全面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省市的决策部署,主动服务,积极谋划,确保财政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各项举措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一要推动财税政策落实。近年来,市政府印发了《湛江市民营企业工业经济发展奖励办法》《湛江市工业企业技术改造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湛江市促企业上规模工作方案》《关于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等系列措施,政策非常明确,市财政局将主动作为,联合市业务部门积极打造政策宣传、政策落实、政策督查的良性机制,通过强化政策执行,以最大的支持和最小的干预,助力民营企业发展。
二要推动资金引导带动。民营经济发展除需财政资金的投入,更需进一步发挥市场作用,放大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市财政部门将进一步推进政银企合作,探索政府资金与民间资本的合作方式,充分利用市场手段,着力通过贴息、贴费、担保、资本金补助等方式,引导社会资金投入。
三要推动提高资金效益。全面实施绩效管理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要求,也是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管理改革工作的应有之意。从2019年预算编制开始,市财政将更加注重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所有专项资金均需编列绩效管理目标,全面推行绩效评价制度,注重财政资金使用质效提升,促进资金分配更加科学、公平、有效。
四要推动提升服务水平。市财政局将进一步明确部门责任,增强大局意识、服务意识,把扶持民营企业发展,加快实体经济发展作为财政促发展的重要内容,主动服务企业,对企业发展因地制宜、因企施策进行分类指导,将财政的政策和资金带到企业,服务好企业,力争做到在服务中落实政策,在服务中帮扶企业,在服务中推动我市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8年11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