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报道>全国财政新闻联播>广东财政新闻联播

江门市新会区财政局七方面部署2017年财政工作

  一、加强收支管理。一是加强收入管理,建立财税部门间的信息共享机制,加强对收入运行的监测和分析,积极挖掘和培育新的收入增长点。二是统筹做好依法应收尽收与推进税制改革、落实企业减负政策相衔接的工作,努力做好当收尽收。三是严格执行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目录清单制度,确保非税收入及时入库。四是强化预算约束力,切实抓好预算执行进度,对财政存量资金统筹安排,提高财政使用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四是继续厉行节约,严控一般性支出,压减“三公”经费支出,集中财力保障民生支出和重点项目。据初步预算,2017年全区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0.14亿元,增长8%,全区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6.56亿元,增长4%。

  二、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是严格落实《新会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成本行动计划(2016~2018)年》,开展降成本行动,落实市民营经济“十二条”,去费减负、降低成本,年内落实各类扶持资金超1亿元,为企业减负超10亿元。二是充分发挥财政杠杆作用,全面推进冈州创客建设,推动小微企业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和集约发展。落实人才强区战略,大力扶持高层次科技人(团队)引进、培养。激发中小微企业创新活力,营造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环境。

  三、支持民生事业发展。一是足额保障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优先保障“老小孤残”等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需求。二是支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确保疾病预防控制、儿童计划免疫、预防保健、精神卫生、应急救治、卫生监督等公共卫生项目有效推进。三是建立健全公共文化建设的财政保障机制,支持区文化艺术中心、新会档案馆等项目建设,实现我区人均公共文化财政支出目标任务。四是支持实施教育提质工程,促进教育均衡优质标准化发展。五是启动城区黑臭水体、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推动城区及各镇排污管网扩容等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区养老中心、区妇幼保健院建设等民生项目建设,全力让广大群众真正得到实惠。六是通过政策扶持、资金保障等形式全力推进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实现公共服务事项“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让基层公共服务更便利、为群众打造“家门口”服务,推动公共服务向基层延伸。七是推动城乡协调发展,通过整合各项涉农资金,推动精准扶贫和新一轮“五改六有七提高”幸福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四、深入推进财政改革。一是全面推行农业“三项补贴”改革工作,落实补贴资金预算,确保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到实处。二是继续完善镇级财政管理体制,合理划分区镇事权和支出责任,完善转移支付补助方式,建立银洲湖工业园扩展园区收益分享机制。三是研究在公共设施领域引入PPP模式并开展试点,以发挥民资优势推动民间投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四是继续按照“收入一个笼子、预算一个盘子、支出一个口子”这一方向,建立四位一体的全口径预决算体系,按“近详远略”的原则,探索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建立预算项目库,增强预算执行刚性和编制的科学性。五是进一步完善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全面真实地反映政府财务状况和运营情况。六是深入研究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进一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和水平,探索建立符合新会发展的财政制度框架。

  五、加强财政风险防控。继续做好地方政府债券置换存量债务工作,减轻财政偿债压力。做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测,把地方政府债务分门别类纳入全口径预算管理,实现“借、用、还”相统一,切实防范和化解财政金融风险。建立政府债务统计报告制度和政府性债务预警监测机制,合理安排融资进度,确保政府性债务保持在合理区间。

  六、全面推进依法理财。进一步健全预算管理约束机制,在预算编制上,掌握好“吃饭与发展”关系,防止超财力安排支出。预算执行上,完善资金拨付制度,不随意变更已安排项目,预算支出的追加须按规定程序办理。预算监督上,发挥人大监督、财政监督及审计监督的作用,确保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建立新的财政资金实时在线联网监督系统,拓展监督范围,畅通监督渠道,提高监督实效。严格执行新《预算法》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深入推进财政信息公开工作,提高财政预算信息的公开性和透明度,保障人民群众对财政信息的知情权、参与权与监督权。要充分发挥政府采购、投资评审、绩效评价、集中支付等财政监督职能,确保财政资金使用规范、安全和有实效。对重点部门和重点领域开展会计信息质量监督检查,促进会计行为规范有序。继续深化和完善农村“三资”平台管理,健全农村集体“三资”监管机制,加强行事资产和公有资产的管理,全面提高财政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水平。

  七、加强部门自身建设。一是加强作风建设,继续落实中共中央八项规定,加强干部队伍的思想教育、廉政教育和作风教育。二是强化业务知识学习和工作技能培训,推动财政干部适应新常态,提高能力水平。三是加强内控建设,构建1+8+X模式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推进法治财政建设。四是推进财政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提高财政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和保护水平,满足新形势下财政管理工作需要。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7年01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