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报道>全国财政新闻联播>广东财政新闻联播

高州市创新机制加强“城乡清洁工程”建设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城乡环境卫生越来越受到人民群众的关注。高州市认真贯彻执行《广东省城乡生活垃圾处理条例》,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根本出发点,创新机制,加大财政投入,健全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促进了城乡环境的持续改善。

  一、健全长效机制,强化责任落实。出台《2016年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工作方案》,预算安排1906万元,用于垃圾转运和处理的资金。按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强化责任落实,全面实施“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无害化处理模式,积极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化、资源化和循环利用”,鼓励群众进行垃圾分类、减量,及时将生活垃圾清运至茂名市垃圾焚烧发电厂或金坑垃圾填埋场进行无害化处理。

  二、创新考核机制,加大财政投入。自2016年开始,该市财政每年按农村常住人口15元/人补助保障经费1858万元,其中80%作为工作经费直接划拨到各乡镇,20%作为考评奖励。通过量化考核指标,每年对各乡镇“城乡清洁工程”进行排名,按获得的名次给予相应的奖励。对督查发现存在黑点或群众投诉、媒体曝光的给予通报批评,并相应扣减“城乡清洁工程”工作经费。被扣减的经费市财政不收回,结转累加计入以奖代补经费,加大对考核成绩优秀镇(街道)的奖励。

  三、探索市场化模式,向社会购买服务。积极探索环卫市场化新模式,财政每年投入1008万元,将新增城区道路以及城乡结合部159万平方米清扫面积,通过公开招投标的方式向社会购买服务。通过对清扫区域进行考评计分,将每月汇总的分数作为支付中标企业运营费用的依据。自3月15日正式启动环卫市场化运作以来,群众对环境卫生的满意度大大提升。

  四、运用PPP新模式,推进污水处理厂建设。严格按照省住建厅《加快推进粤东西北地区新一轮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的工作要求,明确落实PPP模式进行村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近年该市新增3个采用PPP模式建设的污水处理厂项目:中心镇(长坡镇、大井镇、分界镇、石鼓镇)以及潭头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打包作为一个PPP项目,已于2015年11月招标完成,现在进入项目实施阶段。此外,城南片区生活污水集污管网工程、西岸片区生活污水集污管网工程处于PPP项目识别阶段,前期工作正稳步推进。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6年09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