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报道>全国财政新闻联播>广东财政新闻联播

鹤山市公共财政收支稳步前行

  2015年,面对复杂严峻国内外经济形势,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财政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紧密围绕市委六大核心任务,把组织收入放在首位,认真贯彻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统筹增收节支,坚持“保增长”与“优结构”两手抓、两手硬,力克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企业效益下降、房地产低迷、结构性减税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最终实现了公共财政收支的平稳增长,超额完成年初预算目标。

  一、 公共财政收支规模进一步加大。2015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242,489万元,为人大预算的100.38%,按省可比口径计算,比去年同期增收23,339万元,增长10.65%,在江门市四市三区中位居第三;与2010年相比,收入增长达到1.98倍,基本实现了市委市政府提出“十二五”时期翻一番的目标。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累计完成299,595万元,为人大预算的104.68%,比去年同期增支52,057万元,增长21.03%;支出规模为2010年的2.19倍,“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速达到17.03%,多项民生政策和经济建设项目的落实得到更优保障。

  二、 亿元收入镇再添新成员。作为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镇级财政收入入库情况对全市能否完成年初预算目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总体上看,2015年我市镇级财政收入累计完成143,389万元,占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59.13%,比去年同期增长11.31%,增收14,569万元,占全市财政收入增长的62.42%,其中鹤城、共和等七个镇(街)增幅上双,为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人大预算目标发挥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从个体突破来看,在面对内忧外患的经济发展环境下,鹤城镇积极狠抓班子联系企业制度,加大中小企业帮扶力度,促进龙头企业转型升级,提升产能,最终完成10,524万元的年度财政收入,成为继沙坪街道、共和、雅瑶、古劳、桃源和址山后,我市第七个亿元镇,且同比增长达到18.52%,其中税收占比为88.26%,同比增长14.48%,为其余镇(街)优化收入结构,实现经济平稳增长树立了良好榜样。

  三、民生民计持续保障。围绕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优化支出结构,建立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2015年我市民生支出共计完成209,367万元,占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额的69.88%,支付执行率为109.33%,按可比口径计算,比去年同期增长14.58%,增支26,644万元,重点支出项目包括:一是支持教育优先发展,强化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扩大困难学生资助范围,启动考入省外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新生资助计划,大幅提高中职助学金和学前教育补助标准。二是稳步推进“大民政”建设,投入资金712万元建设居家养老设施,缓解家庭养老压力;进一步提高底线民生保障标准,全年共发放城乡低保及五保资金3,011万元,落实医疗救助资金、困难残疾人生活及护理补贴、孤儿生活保障资金1,276万元,受益群众超过5.5万人次。三是深化医疗体制改革,统筹安排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改革补助资金3,074万元,城乡医疗保险补助资金9,935万元;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落实614万元专项补偿医院取消药品加成而减少的收入,切实减轻群众医疗费用负担。四是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各级财政投入1,012万元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90个,深入推进农村公益事业发展;划拨1,069万元实施精准扶贫与贫困村户扶贫项目,确保我市11条贫困村年内基本实现脱贫目标。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6年03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