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南海区深化镇街财政绩效改革初显成效
为了使镇街财政工作更好适应发展新常态,佛山市南海区财政局进一步深化镇街财政专项资金绩效改革,在镇街逐步建立“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以现代财政制度规范镇级财政资金运转,在提升资金使用效益、科学性和透明度方面取得初步成效。
一、强化预算绩效评审,建立科学财政资金分配机制
受国内经济增长放缓、发展环境复杂多变以及政策性减收等因素影响,镇街财政收支矛盾突显。为缓解矛盾,集中财力办大事、实事,镇街力推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绩效评审,为财政预算安排提供科学、客观的依据;条件成熟的镇街实施专项资金项目库管理,构建财政资金中长期规划,提高财政资金统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能力。丹灶镇对2015年专项资金项目实施预算绩效评审,引入第三方机构对253个申报项目进行评审,对于情况复杂的增设专家组与预算单位面谈交流环节,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西樵镇研发项目库信息管理系统,实现项目库申报、评审、入库、退库、绩效评价等信息管理功能,并与预算管理相关系统模块数据互通互用,在信息技术层面上实现“不入库项目原则上不纳入预算安排范围”的管理要求,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严把预算评审关,初步建立起科学、规范、高效的财政资金分配机制。
二、引入竞争性分配方式,优化扶持资金配置
对于分配结果具有可选择性、使用对象不固定的财政扶持专项资金,镇街探索引入竞争分配方式,逐步建立起“绩效优先,多中选好,好中选优”的项目优选机制,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狮山镇对农村道路建设专项资金、外来工子弟学校教师培训及狮山镇公办中小学校园特色文化环境提升项目等开展竞争性分配,西樵镇设立“至善西樵”和教育内涵发展竞争性分配资金,优选项目实施主体,提升项目实施效果。
三、建立问责长效机制,促进财政资金绩效管理
绩效问责及其结果的合理运用是预算绩效的核心和归宿,也是预算评审和支出后评价的有机结合点。各镇街均参照区财政局的做法对专项资金进行绩效问责,并初步建立起问责结果与预算安排挂钩的约束奖惩机制,强化用款单位责任,发挥绩效管理实效。九江镇对2013年度的39个项目开展支出后评价和问责,并抽取了9个项目实施现场重点问责。其中,优秀的4个,良好的18个,合格的17个。对于绩效问责结果不理想或执行不力的项目,在编制下年度预算时予以取消或相应调减该项目预算;对结果不合格的单位扣减下一年度公用经费及纪委约谈;对执行好的单位相应进行奖励。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5年04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