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报道>全国财政新闻联播>广东财政新闻联播

江门市新会区突出民生支出着力构建幸福新会

  2014年,江门市新会区继续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按照“调结构、保基本、重民生、促和谐”的原则,继续调整优化支出结构,支出重点向民生项目倾斜,新增财力集中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建设幸福新会。全年安排民生支出28.9亿元,增长20.49%。

  一、落实社会保障政策。主要有:一是对低保对象实行动态管理,符合低保条件的对象做到应保尽保。从2014年1月1日起,农村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300元提高至400元、城镇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380元提高至500元。全年公共财政预算安排城乡低保资金支出4147万元;发放上级补助困难群众临时价格补贴455万元。二是拨付各级抚恤和安置资金3221万元,解决优抚对象实际困难,维护社会稳定。三是拨付残疾人事业经费1908万元,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扶持残疾人事业发展。四是拨付各级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资金2327万元,主要改善高龄老人、五保户、流浪乞讨人员和自然灾害及特困人员的资助待遇。五是拨付就业和追加办理高校毕业生就业专项资金1181万元,促进创业和就业。六是拨付区级负担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财政补助资金3105万元,推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七是区财政预算拨付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项目资金1285万元,推进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工作开展。

  二、落实公共卫生资金投入。主要有:一是拨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3266万元,促进公共卫生事业发展。二是积极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实施城乡医保市级统筹管理模式,实行统一政策、统一管理、分账核算。全年参加城乡居民医疗参保人数47万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补助支出1.26亿元。将城乡医保政策范围内统筹基金年度内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20万元,较好地保障参保人基本医疗待遇。三是拨付城乡医疗救助经费481万元,加大城乡特困居民医疗救助力度。四是落实离休医疗保障机制,拨付离休干部医疗统筹补助287万元,全面执行离休干部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实报实销制度。五是对全区绩效工资实施范围的公共卫生单位和基层医疗单位编制内退休人员按公益一类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标准发放生活补贴及节日津贴,全年共发放退休人员生活补贴及节日津贴共2222万元。落实乡村卫生站补偿机制,财政预算安排乡村卫生站补助经费193万元,每站年补助1万元;按基层卫生机构在职在编实有人员按每人每年1.2万元的标准落实事业费补助1308万元。六是部署开展农村已离岗接生员和赤脚医生生活困难补助发放资金落实工作,2014年发放2013年度补助资金445万元,惠及对象473人。

  三、落实教育经费投入。全年区财政对教育投入16.01亿元,增长16.94%。主要有:一是根据省市有关免费义务教育政策,统一并逐步提高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公用经费补助标准,2014年小学免费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标准达到950元/生/学年,初中生1550元/生/学年,全区共安排免义教公用经费补助支出8230万元,接受免费义务教育学生达89454人。二是加大中职教育、成人教育财政投入,继续实施中职学校生均综合定额补助,全年安排中职生均综合定额补助1784万元,确保学校正常运作。三是落实中职免学费财政补助政策,对农村户籍和城市家庭困难中职学生实行免学费政策,全年共安排免学费补助支出1363万元,接受免学费补助学生人数达9385人。四是区、镇共支出创现专项724万元,全面提升全区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和职业教育的办学条件,推动全区“创现”目标工作实现。五是加大特殊教育投入,除继续提高特殊教育学校免费义务教育公用经费补助标准(6000元/生/年以上)外,2014年还对随班就读残疾学生所在义务教育学校及高中提供特殊教育公用经费补助,同时,对高中阶段残疾学生实行免学费、免教科书政策。

  四、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全年安排“三农”支出26.74亿元,增长17.38%。主要有:一是拨付幸福新农村建设资金3890万元,推进幸福新农村“五改、六有”项目建设。二是由区、镇两级财政安排2014年生态景观林带建设投资100万元,推进西部沿海高速防护林带建设。三是崖门国家一级渔港建设项目经费,累计拨付工程款3030万元,完成工程量的85%,现已基本完成了农业部批复的建设内容,并通过了项目的主体工程和附属工程的“交工验收”。四是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全年拨付种粮直补、农机购置补贴等各项补助资金共3993万元。五是抓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工作,全年实施2011~2014年度农综土地治理项目有6个,改造中低产田3.12万亩,涉及17个行政村,受益人口4.3万人,各级财政资金总投资3576万元,预计项目建成后农民年增纯收入705万元。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5年01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