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报道>全国财政新闻联播>广东财政新闻联播

江门财政积极推进“政银保”合作贷款破解农业融资难题

  围绕中央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决策部署,从今年2月起,江门市正式实施农业“政银保”试点项目。江门财政积极配合农业、金融、保险等部门建立“政银保”合作机制,强化风险防控,借助保险手段,创新运用财政资金撬动金融资本,有效解决农业“贷款难”问题。

  一、建立“政、银、保”三方分工合作机制。一是出台江门市农业“政银保”合作贷款试行办法、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对农业“政银保”合作贷款对象、资金用途,贷款最高额度、期限及利率、贷款办理流程、还款方式和保费要求等进行规制,为“政、银、保”三方分工合作奠定实施基础。二是建立农业“政银保”联席会议制度。设立江门市农业“政银保”合作贷款联席会议办公室,制定农业“政银保”合作贷款联席会议办公室工作制度,理清财政、农业、金融和银行、保险部门的工作责任和工作办事程序,确保农业“政银保”合作贷款事项高效实施。

  二、发挥“政银保”优势助力农业经营发展。市财政设立稳定额度的农业“政银保”合作贷款扶持专项资金1000万元,为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保费补贴和准备超赔风险资金保障。合作银行按照扶持专项资金110比例放大贷款规模,撬动银行1亿元免抵押低息贷款额度。保险公司为贷款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保险服务,对承保贷款项目进行承保风险调查和评估,并进行保后管理。截至目前,我市已审批同意27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申请贷款,涉及资金达1亿元,银行已向21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放贷8350万元。

  三、构建风险防范机制。一是严格筛选放贷对象。“政银保”放贷对象主要是四大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实行“优中择优”的筛选机制,确保资金安全有效。二是从严把好放贷关。“政银保”贷款主体须经过农业主管部门资格认定、银行财务报表审核、保险公司风险调查三个“关口”,再由农业部门组织银行、保险等三方到实地考察评估之后拟出项目审核意见提交市联席会议审定,降低资金使用风险。三是实行受托支付方式。对固定资产类贷款,合作银行须将贷款直接划拨给农业经营主体交易对手账户,并监控农业经营主体交易对手的账户;对流动资金类贷款,银行将按其工作流程严格监控农业经营主体的账户,全程跟踪监控资金流向,增强资金使用透明度。四是实行风险分散机制。实行贷款的逾期赔付、逾期追偿、追偿分配及逾期叫停制度,形成明显优于传统财政资金扶持方式的风险控制机制。五是构建逾期叫停机制。当逾期贷款余额超过保险公司的累计最高赔付余额与政府超赔风险基金余额之和的80%时,银行将暂停发放贷款,降低政府贷款扶持专项资金的风险。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4年09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