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报道>全国财政新闻联播>广东财政新闻联播

平远县财政全力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为进一步健全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长效机制,平远县以“四个着力”为抓手,全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一)着力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近入学问题。针对近几年我县外来务工人员不断增加的现象,认真落实非户籍人口子女与我县城乡居民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政策,将外来工子女全部就近纳入公办学校就读,接受免费义务教育,享受与本县户籍学生同等待遇,入学率达到100%。同时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

  (二)着力加强困难家庭学生资助体系建设。把建立健全贫困学生资助体系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来抓,先后出台从学前教育到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等各阶段相关资助政策,落实配套资金,规范操作流程,使贫困生真正享受国家助学优惠政策。同时,充分发挥党群组织、社会力量的作用,推动助学体系多元化发展,为贫困学生编织一张助学保障网。据统计,近三年通过动员社会各界捐资助学,共筹集助学资金500多万元,惠及城乡学生6000多人。

  (三)着力加强留守儿童关爱体系建设。针对全县留守儿童占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比例高达14%的现状,着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关心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教育网络,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在学校积极开展留守儿童“一帮一”、“多帮一”的结对帮扶活动,建立留守儿童档案,成立互帮互助小组,经常和留守儿童沟通交流,开展各种活动让留守儿童展示才艺,让他们体会到家庭般的温暖。在全县中小学开展“千名教师大家访”活动,进一步加强学校与留守儿童家庭的沟通,形成关爱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合力。长田、中行等镇利用“希望家园”阵地,发动当地离退休老党员、老教师及社会热心人士积极参与关心留守儿童工作。

  (四)着力解决“三残”少年儿童关爱教育问题。针对我县“三残”少年儿童人数较少、无特殊学校设置实际,对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采用“随班就读”为主,送教上门、送市特殊学校就读为辅助的措施,确保适龄残疾少年儿童入学接受教育,三类少年儿童入学率达89.4%,达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督导评估指标要求。

  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减轻了贫困家庭的经济负担,丰富了教育惠民的内涵,为“防流控辍”提供有力的保障。今年7月初,我县顺利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省级督导验收,为迎接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的国家级督导验收打下坚实基础。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4年08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