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是清远市清新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工作任务,加快区域协调发展,金融成为重要的推动力。
清新区在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工程中,坚持服务“三农”的根本方向,不断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机制改革,积极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投融资平台。一是加强财政与金融合作,充分发挥政府投入与引导作用,探索建立镇村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区级保险行业协会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鼓励银行机构向农村延伸分支机构和经营网点,开设乡村金融服务站、农村金融下乡自助服务点、银行卡助农取款点等,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基本金融服务;二是探索建立涉农银行、农业投资、担保、保险和民间借贷相结合的现代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引导金融资本更好服务“三农”;三是加快落实与中国扶贫基金会签定的小额贷款合作框架协议,争取尽早在清新区成立农户自立服务社(中心);四是积极开展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进一步拓宽支持“三农”发展的直接融资渠道。
该区“政银保”合作对清新户籍种养专业户的贷款最高额度为50万元;对区级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经济组织的贷款最高额度为100万元;对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经济组织的贷款最高额度为人民币200万元;对省级及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贷款最高额度为300万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从事现代化农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贷款最高额度为500万元。截至2013年3月底通过清新农信社累计向农户、涉农企业投放“政银保”合作农业贷款160笔共4243万元,其中向农业企业发放6笔贷款共900万元,向农户发放154笔贷款共3343万元。
清新区在推进该项工程中还创新投融资模式。一是建立清新区现代农业发展投资公司,通过采取BT、BOT、信托、股权租赁、风险投资等多种模式,吸引和带动社会资金投入“三农”建设。二是鼓励现有金融机构开展小额担保贷款业务,积极推行“贷款+担保+保险”模式,逐步建立小额担保贷款体系,实现“银政企农”良性互动。三是建立激励型信用评级机制,加快建立农村、农民信用评价体系,大力开展“征信”、“评信”、“用信”,促进农民诚实守信,降低涉农金融机构的信息成本和贷款风险。
清新区人民政府、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人保财险清新支公司联合推出“政银保”小微企业贷款产品,区政府再次安排500万元财政专项资金,用于向该区小型企业及微型企业发放免抵押贷款提供担保,担保贷款额度人民币5000万元,切实解决该区部分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困境。
2012年11月,该区“政银保·小微贷”正式运营,目前已发放5笔贷款共1800万元。有2笔政银保小微企业贷款正在审查当中,贷款金额共6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