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财政局八项措施成效显著 县级非税系统率先全面上线
为规范县级非税收入的管理,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实现对非税收入的全方位监管,不断提高非税收入征管水平,江门市按照省财政厅统一部署,积极组织县级非税系统上线工作,目前,江门市所辖各市、区县级非税系统均已实现上线,上线率达100%,是我省启动第一批县级非税系统上线工作以来最先完成上线任务的地级市。主要采取以下八项措施,力促该项工作卓有成效地开展。
一、明确任务,层级落实。省财政厅印发广东省县级非税收入管理系统建设实施意见后,为进一步加大江门市非税收入收缴改革力度,加快非税收入征管电子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提高江门市非税收入征管电子化水平,实现强化财政监管,方便单位征收和群众缴费,江门市财政局迅速行动,将县级非税系统上线工作列为2012年重点工作考核任务,建立倒逼工作机制,落实分工,明确办理时限,层层落实到人,并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要求辖下各市、区明确上线目标、落实任务、责任到人,全市形成合力,扎实推进。
二、多次调研,及早准备。为切实做好县级非税系统上线准备工作,江门市多次深入到辖下各市、区的执收单位,摸清江门地区政务专网与财政网络连接情况。由于县级非税收入管理系统采用地市级大集中方式建设,在江门市财政局内网搭建服务器环境,通过江门市政务网平台与辖下各市、区财政部门以及执收单位连接,在通盘考虑辖下各市、区非税系统建设的基础上,对硬件、网络提前规划,督促实施,为县级非税系统的推广应用打下良好基础。
三、试点先行,积累经验。一是尽快完成与代收银行的联调工作,保证时间进度,采取重点突破方式,确定代收银行谁先完成联调,谁先上线,执收单位条件完备的先上线,并在蓬江区、江海区试点的基础上,逐个市、区推进。二是财政部门的收费工作先试点运行,如票据工本费先上线试点运行,熟悉系统上线后的业务情况,为本地区非税系统推广积累经验。三是辖下各市、区根据非税业务的实际情况,不断拓展非税系统应用范围,并根据各执收单位情况,适时分批新增执收点上线。
四、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在蓬江区、江海区完成试点上线工作后,及时总结经验,对县级非税系统上线后取得的成效形成信息材料,并在《江门日报》开辟专栏,加大宣传推广力度,使辖下各市、区和社会各界了解和认识非税系统,为推进县级非税系统上线工作做好宣传推广工作。
五、积极协调,促进实施。一是加强与省财政厅和非税系统服务商的联系,注重信息反馈,及时反映系统应用情况。二是做好各市、区财政部门和其代收银行的协调工作,在银行统一接口的开发和联调、数据处理、代收业务处理等方面,协调和督促代收银行方面加快工作进度。三是加强与市经信等部门联系,加强本地区财政内网与各执收单位连接的政务网络建设,确保与江门市政务网平台互联互通。四是积极与监察、审计、人民银行等部门联合制订本级非税系统实施方案,为系统实施提供制度保障。
六、引入竞争,提升服务。非税系统的推广,使到多家银行均可以开展非税代收业务,形成竞争机制,打破原银行代收的固化模式,目前江门市县级非税系统已与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广发银行、邮政储蓄银行、江门融和银行实行联网收费,下一步还将有更多银行加入,为非税收缴提供更多营业网点,与系统提供的直接缴款、集中汇缴、批量扣收、POS机刷卡缴费等多种缴费模式相配合,使非税收入征管工作真正做到便民利民,提升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七、实时监控,跟踪管理。设立江门市非税系统应急服务中心,专人负责接受单位业务咨询、系统问题处理等,对各执收单位的信息反馈,积极跟进,平时除及时解决各执收单位出现的各种问题外,还多次到各市、区上线执收单位进行使用情况调研,对执收单位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及时回应和收集,以专业、及时、高效态度解决系统的各方面问题,为系统的推广建立强而有力的后方保障。
八、加强培训,提高素质。一是对各市、区财政部门非税系统专管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在使用过程中,对疑难操作随时进行电话培训。二是由各市、区财政部门召集当地执收执罚单位操作人员,开设培训班,通过非税系统服务商培训讲师和市级非税系统专管员授课,指导各市、区操作人员熟练掌握非税系统的使用方法和基本操作要领,为县级非税系统的推广实施提供熟练、可靠的队伍保障。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2年07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