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山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成效显著
为了加强财政收支管理监督,从源头上约束财政预算执行,提高财政性资金使用效率,从制度上防范腐败现象发生,建立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有效规范政府财政收支行为,加强财政收支监管,提高财政收支透明度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以更好地发挥财政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更好地解决传统财政资金拨付中预算单位设立多重存款账户的分级分散支付方式的弊端。
一、连山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主要做法
连山县于2004年6月成立了县财政局国库支付中心,2005年4月设立县财政局国库股,作为县级国库集中支付的执行机构,建立了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资金拨付以国库集中支付为主要形式的现代国库管理制度,确立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在财政财务管理中的基础地位。
(一)、制度学习,吸取国库改革工作经验
为了连山县财政国库改革工作的顺利开展,2005年11月,我局组织了有关人员到县级试点博罗县进行了学习。2006年2月,我局国库股和支付中心人员到位后,认真学习了省市有关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文件,并于2月底组织全股人员到市财政局国库科及兄弟县进行了取经和学习,为连山县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制订相关改革管理制度,规范改革工作
按照省市改革要求,结合连山县实际,县委、县政府决定按照“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分批实施、逐步到位”原则开展国库集中支付工作。一是确定先对县级财政支出中的工资、政府采购、基本建设、各类专项资金等,实行财政国库直接支付;二是逐步对各个单位的办公经费资金等,先试点,待管理、技术等条件成熟后,再逐步向财政国库集中支付过渡。2006年上半年止,连山县已成立了国库改革领导小组,参照《清远市市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工作方案》,结合连山县实际情况,制定了《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工作方案》和《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县级单位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暂行办法》。为顺利开展国库改革工作,奠定了制度基础。
(三)、国库集中支付工作的实施
2006年4月1日起,连山县对政府采购、基本建设、各类专项资金实行了国库集中支付。首先清理了个股室的账户,必要的保留,不必要的取消,更换印鉴,设立专项资金拨款专户等。随后,制定以《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方案》为核心的一系列有关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制度、办法等,建立起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制度框架,实现财政支出管理的制度创新。在国库授权支付试点单位改革工作反面,按照“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分批实施、逐步到位”原则,2006年我们选取了3个单位作为国库改革的试点单位,2007年增加5个,逐步推进国库改革,在总结2007年7个试点单位的工作经验后,2008年继续扩大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的范围,7月开始增加5个试点单位,试点单位总数增加到12个。我们将不断深化和完善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以“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为目标,以从点到面的方法,继续扩大改革覆盖面,计划于2010年内县一级预算单位全面铺开财政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工作。
二、连山县财政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实施的成效
连山县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工作实施以来,制度优越性不断显现,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预算单位对改革的认识不断提高,由被动改革变为主动改革。
(二)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得到提高,政府调控能力明显增强。大额的财政资金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直接支付到商品和劳务供应商,大大增强了政府财政的资金调度能力,“聚众人之财,办众人之事”的特征得到更大程度上的体现。
(三)减少了资金拨付环节,提高了财政资金拨付效率和透明度,从根本上解决了财政资金层层拨付、流经环节多的问题。资金拨付效率明显提高。在连山县的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电子管理平台上线后,单位在网络上提出支付申请后,资金从财政账户到收款人可在1日内完成,实现财政资金的高效运行。
(四)预算支出更加公开透明。通过建立透明的财政资金运行机制,可以全面、真实、客观地反映所有财政支出活动的信息,实现了对财政资金使用过程的全程监控,从源头上和制度上有效地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
(五)促进了预算编制更加细化,增强了预算的操作性和严肃性。从制度上加强了对预算执行的有效控制和监督,保证了预算单位用款的规范、及时、透明。增强了预算单位用款的计划性,提高了预算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0年05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