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报道>全国财政新闻联播>广东财政新闻联播

茂名市财政局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2009年,茂名市财政局把深化财政改革、规范财政管理和提高财政绩效有机结合起来,大力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工作进展

  (一)出台增收节支新举措。加强与税务、银行、国库等部门的沟通配合,落实好领导分片抓收入、财税联席会议和财税收入月分析制度,健全财政收入任务落实情况季度汇报制度,及时掌控财税收入增长态势。完善非税征管员分片征管制度,开展173个具有收费职能的单位非税收入专项检查。在2008年我市所有非税征收单位上线率已达100%的基础上,延伸非税征管系统网络平台。扩大市对县(市、区)财政体制激励效应。2009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4.7%6个县(市、区)一般预算收入平均增长率为15.6%。开展行政经费节约年活动,压缩一般性行政支出。对市直及县(市、区)单位党政机关30个单位进行重点检查,有力促进全市党政机关单位贯彻落实中央厉行节约八项要求。

  (二)建立预算运行新机制。一是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市级预算管理的通知》,引入内部分权制衡的理念,建立预算编制、执行、监督、评价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良性机制,逐步建立编制程序规范、涵盖范围全面、编制内容细化、编制方法科学的财政预算管理制度。力争把所有的财政性资金都纳入预算管理,杜绝部分专项资金游离于预算管理之外的现象,形成地方政府一级预算,以及相应的专项资金预算相结合的预算体系,使预算管理覆盖到各个方面。二是建立和完善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相结合的各项制度,制定审核标准,开展市直增量资产预算审核工作,全面完成对市直251户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中的资产盘盈、资产损失和资金挂账进行逐一认定和批复的工作。三是加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对2008年乡镇卫生院建设等项目实施重点评价。四是建立财政投资评审初审-复审-终审-再复审等制度,全年审定结算项目造价2.82亿元,平均核减率12.14%。五是出台了《进一步加强市级政府采购项目申报和“非公开招标方式”审批管理的通知》,进一步规范了政府采购项目的申报、审批行为,抓好对采购过程中采购申报审核、采购方式确定等重点环节的监督,全市实现采购金额8.26亿元,平均节约率为9%

  (三)扩展国库管理新领域。一是市级256家行政事业单位全部纳入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范围,6个县(市、区)全部完成国库支付系统上线工作,全市国库集中支付系统覆盖面达100%。二是在首批5个试点单位顺利上线运行的基础上,20097月起我市分两批继续扩大财务核算集中监管改革试点范围,市级102个一级预算单位实行了财务核算集中监管改革。三是200910月正式启动公务卡改革试点,提高了预算单位使用财政资金的透明度

  (四)探索财政监督新手段。一是印发了《茂名市地方财政资金安全管理暂行办法》,制定会计岗位考评、奖惩和轮岗制度,现金及银行存款管理制度,印鉴和票据管理、领用、使用制度,对账制度,资金收付管理工作人员回避制度等。二是对各县(市、区)20072008年度农田水利建设议案资金和旅游景点建设专项资金、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和茂名市扩大内需政策资金进行了检查确保资金管理使用的科学合理和规范有效。三是全市应纳入“小金库”自查自纠的2669户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自查面达100%重点检查具有执收、执罚权的行政事业性单位和有群众举报的部门和单位190户,完成应检查任务的142%。共查出“小金库”9个,“小金库”金额104.62万元,并依法依规进行了处理,大大减少了截留、挪用财政资金现象。四是实行注册会计师行业统一最低收费标准,从每个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报告中抽取15%的业务量进行收费项目的检查,共抽查业务报告130份。发出纠正违规使用财政票据的通知11份,查处违规使用票据应追缴入财政专户的金额1053.86万元。

  (五)延伸基层管理新触角。一是全面推行“镇财县管”财政管理方式改革。2006年开始在全面推行“镇财县管”财政管理方式改革,目前各县(市、区)基本上都是通过县级财政的派出机构—乡镇财政结算中心管理镇级财政,实行村帐镇管、镇财统管,着手实施“镇财县管”财政管理方式改革。一方面,认真开展“预算共编、账户统管、集中支付、采购统办、票据统管”五项核心内容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镇村财政管理方式改革。另一方面,落实加大对镇级的转移支付力度、解决镇自筹工资人员待遇、实行公示制规范涉农资金的安排使用、重点支持镇解决农村突出问题、实行镇级超收分成奖励措施、对镇级发展工业实行责任考核及奖励等六项改革配套措施,确保镇村财政管理方式改革稳步推进。二是认真做好全市财政所(结算中心)2007-2008年度财政、财务收支检查工作。全市财政所(结算中心)自查面达100%,重点抽查了32财政所(结算中心),进一步完善了基层财政所(结算中心)的内控制度,保证了财政资金的安全、高效运行。

  (六)推进财政信息大集中。加快“茂名市财政信息大平台”与各业务系统的整合,“一体化,大集中”模式基本成型,真正实现大平台一站式、一体化、大集中的目标。20098月,我局撰写的《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记广东省茂名市两级财政信息大平台建设暨精细化管理》荣获用友软件集团与中国财经报社联合举办的“新经济形势下的精细化财政管理研讨会”唯一的特等奖,并刊登于《中国财经报》。一是建成一个统一的全市数据中心,将区、镇财政业务系统集中部署到市财政来,实现业务数据规范集中存储和统一分析。二是搭建两个平台。搭建应用支撑平台,建设了统一的应用业务支撑平台供茂名市本级、区、镇财政局(所)使用,避免重复开发,降低开发成本,缩短开发时间。搭建信息网络平台,充分利用茂名政务网资源,实现了与同级预算单位的联网,同时也完成了与区财政局、各镇财政所的联网,真正实现市、区、镇三级联网的要求。三是制定两套体系。制定了财政业务和技术标准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数据中心,不断扩展和完善涵盖财政业务基础数据规范,核心业务规范,数据交换标准、运行维护标准等方面的标准体系。制定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实现物理安全、网络安全、系统安全、应用安全和数据安全,实现财政信息网络的网络隔离、分域防护和多层保护等安全目标。

  二、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地方财政收支压力较大。一方面,我市财政收入的质量不够高,非税收入比重过大,财政增收后劲不足县(市、区)级非税收入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过高,大大影响了财政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近年来保改革、保发展、保稳定,提供公共服务的支出需求不断扩大,特别是在兑现中央调资政策、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农村合作医疗、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还需要大量的刚性增支,与可调控的财力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我市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上级财政的转移支付。作为欠发达地区,大部分精力往往用于增收节支,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主动性和创新性不足。

  (二)财政改革推进阻力较大。每一项财政改革的推进,都难免会涉及利益的调整。但受传统财务管理方式的制约和其他客观因素的影响,有些预算单位财经法制观念不强、财务管理不力、内控制度不健全和预算执行不严,资产处置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部分政府垄断性收入、使用政府公共资源取得的收入等非税收入未能纳入财政实施“收支两条线”管理。财政资金层层分割、使用分散问题仍然存在。财政资金使用中被个别单位和基层挤占、挪用、截留的现象仍然存在,使用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在这种情况下,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收支两条线、财务核算集中监管、公务卡等改革,或多或少受到各方各面的阻力,改革推进得不够彻底。

  (三)基层财务管理不够规范。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后,镇级财政监督职能弱化;基层会计人员素质不高,导致对乡镇财政预算管理、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和固定资产的核算管理不到位,镇级不同程度存在负债规模大、历史遗留债务过重、挤占挪用专项资金、往来款项长期挂账不做清理、固定资产管理混乱、家底严重不实、会计基础工作薄弱等问题。

  三、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一)强化增收节支,进一步提高收入质量。加大非税收入以票管收、源头控管力度扩大非税收入征管范围,健全非税管理制度,加强非税稽查,提高非税收入征管水平。尽快出台提高县(市、区)财政收入质量的有力措施,优化财政收支结构。认真执行《转发省府办关于进一步做好今明两年控制财政支出工作的通知》,坚决压缩和控制好一般性支出。

  (二)强化预算管理,进一步提高资金绩效。加强资金收支预算管理及使用的监督和跟踪问效。出台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标准,明确资产配置的审批程序,把好资产的“入口关”。开展对全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产权的统管工作,实现资产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单一来源政府采购等方式的审批管理制度。推行公务用车维修、加油、保险实行定点采购改革。逐步建设电子政府采购平台,推行网上采购,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采购效率和质量,在政府采购领域引入适度的竞争机制。以建立绩效评价体系为目标,完善项目预期绩效目标申报制度。认真执行《项目负责人操作规程》等六个制度,建立和健全初审—复审—终审—再复审的制度,进一步提高评审工作效率,规范投资评审行为。

  (三)强化国库管理,进一步保障资金安全。继续拓宽国库集中支付资金范围,探索将市级专项资金逐步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全面推进财务核算集中监管改革,加强监管软件系统建设。在总结五个试点单位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完善公务卡结算具体方法和细则,争取在今年内市级全面推行公务卡改革。

  (四)强化监督检查,进一步维护财经秩序。重点开展对农业、教育、社保等民生资金以及扩大内需等专项资金检查,坚决查处挤占、挪用、截留资金的行为。巩固“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成果。重点进行新农合假冒医疗票据等情况的专项调查,加大违规使用票据行为的核查力度。开展《会计法》执法检查,加强会计师事务所党建工作。

  (五)强化基层建设,进一步规范财务管理。深化镇级财政管理方式改革,建立农村基层政权运转的财力保障机制。全面掌握基层财政所的财务管理情况,规范内部财务管理,强化内部监督。

  (六)强化信息保障,进一步提升平台功能。完善、深化和提升“茂名市财政信息大平台”的功能,充分发挥信息化促进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的支撑保障作用。优化网络性能,加强网络安全管理。进一步完善平台门户的管理功能,推进两个区及镇的大平台建设。引入数字证书,构建系统安全防线。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0年05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