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报道>全国财政新闻联播>广东财政新闻联播

东莞市围绕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推进各项财政工作

  2009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对东莞市经济发展造成持续冲击,影响进一步显现。在此形势下,东莞市积极贯彻中央和省的宏观调控政策,并审时度势及时出台了一揽子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强管理、惠民生的政策措施,努力推动东莞市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实现了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一)认真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帮助企业在应对危机中转型发展

  落实各项企业减负政策,包括:落实上级减税减费政策,实行增值税转型改革,允许企业抵扣新购入设备所含增值税和调低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率减负16.2亿元;取消和停止征收10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减负1.5亿元;阶段性降低医疗保险费率和工伤保险费率减负4.4亿元等。

  “科技东莞”专项资金支出10亿元,主要用于散裂中子源项目、质检基地等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名牌带动战略,鼓励企业培育名牌名标,支持企业申报专利,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和支持技术改造创新,进一步增强东莞市自主创新能力。

  创业东莞专项资金支出10亿元,用于建设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帮助企业提高劳动力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促进劳动力就业转型。包括:累计发放大中专毕业生企业岗位津贴、就业困难人员工资差额补助、灵活就业补助以及社会保险补贴等各项就业补贴1.9亿元,惠及36.8万人次;发放创业小额贷款7,509万元,帮扶1,066名户籍失业人员创业等。

  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专项资金支出8.8亿元引导和鼓励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以及在东莞市设立研发机构和企业总部。采取奖励、直接资助、提供贷款贴息、制造业企业堤围防护费返还50%、制造业企业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返还50%等方式,支持企业和研发机构加大研发力度,提升创新升级能力。

  “重点中小工业企业和加工贸易企业融资支持计划”专项资金支出5亿元,包括预提风险补偿金和提供贷款贴息,帮助1,013家企业获得176.4亿元的新增贷款,有效解决企业资金紧缺困难。

  (二)充分发挥财政调控经济职能,扩内需保增长

  扩大投资力保增长。2009年东莞市全力加快在建筹建项目进度,市财政基本建设支出23.8亿元,并争取到省下达东莞市地方政府债券转贷资金1.4亿元,积极发挥投资乘数效应,拉动经济增长。

  鼓励消费拉动内需。贯彻落实中央家电、汽车下乡及家电、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全年累计为8,661件家电下乡产品、861件汽车下乡产品和4,251件家电以旧换新产品办理了财政补贴,兑付补贴资金736万元,有效刺激居民消费需求;投入2,500万元,支持在东莞市举办首届广东外博会;投入2,000万元,支持在东莞市举办首届动漫博览会;拨付289万元,支持组织开展东莞产品全国行系列活动,资助企业参加展会,推动产销对接,积极帮助东莞市企业开拓国内市场。

  (三)完善财政转移支付,扎实帮扶镇村加快发展

  完善财政超收奖励激励机制。加大工商税收超收奖励力度,将欠发达镇超收奖励分成由30%提高到40%,共拨付财政超收奖励资金1亿元,鼓励镇街发展经济,转型升级。

  延长扶贫贷款贴息的政策期限。投入2.2亿元,在原11个欠发达镇每镇5亿元扶贫贷款贴息政策到期后延期贴息3年,并对新增的欠发达镇提供连续3年每年1亿元的扶贫贷款贴息。

  对村行政管理及公共服务支出给予财政补助。关注基层发展,拨付2.4亿元,对经济综合实力排名靠后的285个村(社区),按四个档次给予每人每年100元至600元的财政补助,专用于村行政管理及公共服务支出,缓解金融危机对东莞市集体经济的冲击。

  实行生态补偿机制。投入1.3亿元,对镇村基本农田保护区和非经济林地保护给予财政补助,力缓解镇村承担生态保护任务受到的发展制约,促进东莞市区域协调发展。

  (四)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用心办好民生实事

  促进教育事业均衡发展。2009年市财政教育支出25.7亿元,其中:拨付镇街义务教育转移支付资金10.4亿元,补助镇街中小学经常性教育经费支出,促进镇街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市镇两级财政增加投入2.3亿元,用于免收义务教育杂费和借读费,使在东莞市公办学校就读的12.5万名外市户籍学生也能享受全免费义务教育;对20所民办学校进行奖励,引导东莞市民办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投入1.4亿元,将东莞市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年度支付限额从4万元提高到10万元,综合基本医疗保险年度支付限额从8万元提高到15万元,使全市约500万名参保人享受到更高水平的医疗保障;将五保户的供养标准从每人每月55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600元;财政补贴每人每年170元,将东莞市大中专院校在校学生纳入社会基本医疗保险保障范围;投入1,255万元,通过租赁住房补贴、房屋修葺补助等方式帮助2,658户困难家庭解决“住房难”问题。

  逐步完善疾病防控体系。投入4,509万元,支持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信息化建设和开展健康教育、疾病预防等公共卫生服务;投入1,611万元,购置专用设备和储备应急物资,应对甲流疫情冲击;支持市人民医院、市第三人民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和疾控中心等医疗机构的工程建设,为市民提供更好的就医环境。

  不断繁荣公共文化体育事业。投入1,300万元,支持东莞市博物馆之城、图书馆之城建设,推动文学创作和粤剧艺术发展;投入2,835万元,用于补助林则徐纪念馆、可园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后的日常运营;投入2,009万元,用于广州亚运会东莞分场馆改建工程。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0年03月0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