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以四项措施强化防治“小金库”
近年来,江门市将“小金库”治理工作作为重要内容纳入惩防体系建设,通过深化改革,强化监督,大力推进公共财政阳光运行,积极探索根治“小金库”的有效途径,深入研究分析现行制度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漏洞,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健全和完善,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逐步建立健全防治“小金库”的长效机制。
一、建立联合办案机制。江门市各级执纪执法监督部门,特别是纪检、监察、财政、审计等机关把查处“小金库”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加强协调,建立联合办案机制,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形成监督合力。财政部门不断加强与审计机关的沟通,积极协调纪检、组织人事部门,加大对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保证执法力度到位。
二、健全 “收支” 监管机制。完善非税收入监管机制,全面实施财政票据电子化改革,完善“以票控费”、“以票管收”机制,防止乱收费和开具虚假票据等问题的发生。加强对非税收入的监督检查,对收费项目的合法性,收费标准、提取比例的合规性,资金取得的正当性,票据使用的规范性,收入缴入国库或财政专户的真实性等进行全方位监督,铲除滋生“小金库”的土壤。通过建立和完善公务卡制度,提高公务支出的透明度;通过建立财政专项资金结余管理制度,整合财政资金资源,解决财政资金因留存在部门单位而逃避监督的问题;通过严格控制行政支出,切断超预算、超标准、超范围开支的来源,从源头上堵塞财政资金流失的漏洞。
三、完善行事资产监管机制。从制度上规范行事资产产权转让行为,探索推行行事资产经营预算制度,堵塞行事资产隐性流失的漏洞。对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用房出租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经营性用房出租收入歉收大额的单位要查找歉收的原因,确保应收尽收,管理规范。
四、强化日常监督管理机制。一是把“小金库”治理工作与单位主要领导的评先、评优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挂钩。二是设立举报投诉信箱,公布举报电话,动员社会力量监督用“小金库”滥发奖金、实物的行为,加强外部监督。三是由纪检、监察、审计、财政等部门联合对有行政性收费和罚没收入及群众举报有“小金库”问题的单位进行专项检查、审计,对私设“小金库”行为进行严肃查处,确保惩罚执行到位。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0年03月0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