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报道>全国财政新闻联播>广东财政新闻联播

佛山市南海区提出2010年财政工作新思路

  金融风暴余波未息,财经形势复杂多变。为打好财政工作攻坚战,南海区财政局未雨绸缪,全面布局2010年财政“收支管”工作,具体可归纳为“三个抓、四促进、四倾斜、四强化”。

  三个抓:即多措并举,千方百计增加政府可用财力。一是抓征管促增收。建立完善财税收入增长监控、分析、预测机制,加强对外资企业等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跟踪监控以及非税收入的监管,严防“跑、冒、滴、漏”现象的发生;二是抓统筹促增收。拓宽资金整合范围,加大结余资金的统筹力度,对已安排但两年未支出的项目资金,重新纳入财政有效管理,减少资金使用的随意性;三是抓节约促增收。继续压减一般性财政支出,除法定支出、区委区政府确定的重大项目支出及民生重点支出外,其他项目支出预算原则上按照零增长控制,有效降低行政运行成本。

  四促进:即科学调控,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突破性进展。一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设立产业投资和产业集群基金,落实各项税费优惠政策和财政专项补贴,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都市型经济,促进产业优化配置和转型升级,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二是促进企业做大做强。综合运用税收、贴息、补贴等财政政策和奖励办法,切实加强政银企合作,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扩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专项资金规模,重点扶持企业自主创新、品牌建设和上市工作,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三是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政府投融资平台,更加有效地吸引其他社会资金进入投资领域,充分发挥财政资金与信贷资金的联动作用,全力支持交通、水利、市政、“三旧”改造等重点工程和项目建设;四是促进现代化强镇建设。加大简政强镇试点镇狮山的西部中心建设步伐,在土地出让收益分成、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债务处置等方面出台财政政策。同时,给予每镇一定额度的贷款贴息,鼓励各镇自行融资发展经济,促进镇级实现跨越式发展。

  四倾斜:即着力民生,财力投放重点向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公共服务领域倾斜,努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一是向社会保障倾斜。增加财政补助规模,将新增财力向城乡弱势群体倾斜,推行农村新社保及城乡60岁以上人员进入社保范围,建立起覆盖全区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二是向人力资源建设倾斜。支持 “名师工程”、“名校工程”建设,落实教师收入“两相当”工作,推行绩效工资等,进一步提高我区中小学教师待遇。同时,配合“十万雄兵计划”,设立人才专项资金,制定财税优惠政策,引导人才聚集,为南海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三是向生态环境倾斜。围绕创建“绿色家园”活动,继续落实“三旧”改造、内河涌整治、节能减排等政策资金,通过环境升级推动区域升值;四是向社会管理倾斜。加大公检法方面投入,设立涉法上访特殊救助资金,支持百姓治安评估机构建设,切实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另外,设立涉及社会管理和公众服务的现代信息化项目专项建设资金,鼓励政府部门和企业进行数字化建设,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和公共服务效率。

  四强化:即创新理财,强化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保证财政资源配置总体效果的最大化。一是强化绩效预算改革。探索竞争性分配方式,选择纺织、有色金属产业以及信息化应用和技术创新等财政专项资金试行竞争性分配,通过专家公开评审、择优选拔,提升财政资源的配置效率。同时,探索行政事业性资产绩效管理,实现资产收益最大化以及社会资源配置的科学化;二是强化资金申报管理。建立专项资金申报制度改变事前财政预算管理粗放的模式,所有财政项目支出从源头开始严把申报关,逐步建立项目准入制,解决专项追加随意性大,财政预算约束不强等问题;三是强化问责制度。进一步深化完善项目支出绩效问责机制,加大问责结果的应用力度。同时,探索建立预算支出执行责任制度,实行预算执行定期考核,并将预算执行情况作为编制下一年预算的重要参考依据,逐步建立起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相互制衡相互协调的运行机制;四是强化监督检查。加大对专项检查整改落实环节的监督力度,形成财政监督良性循环,切实提高监督实效。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0年02月0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