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迈出改革新步伐 力促管理上水平
一、重点抓好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着力构建结构合理、持续稳定的财政收入增长机制。加大对企业的帮扶力度,增加企业贷款贴息,设立贷款风险补偿金,对优势产业、龙头企业、重点项目予以大力支持,发挥财政贴息、税收调节等作用,集中财力投入“三促进一保持”的重点和关键领域,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强化收入征管,加大对重点税源监控力度,确保应收尽收;努力挖潜增效,开拓增收来源,抓好非税收入、土地收入、国资收入监管,盘活闲置资产、物业,实施部门联动等措施,确保收入目标顺利实现。
二、重点抓好制度规范,着力完善财政分配体制和构建事权明晰、绩效明显的支出管理体制。进一步规范资金分配行为,着手建立健全专项资金、政府性基金的分配程序和分配依据,设计合理方案,用科学机制量度分配额度,防止资金分配的随意性。推行财政专项资金竞争性分配机制改革,强化用款约束。严格实行指标控制管理,逐步试行支出进度通报制度,均衡资金使用进度,切实提高预算的执行力。严格控制预算追加,压减公用经费支出,执行“五个零增长”、“四个减半”要求,实施行政经费零增长,专项经费压减5%,暂停办公设备的更新、暂停执法及办公用车的更新,降低会议费、接待费标准,动员各部门共渡时艰。
三、重点抓好民生保障,着力探索公共财政科学投入机制和保障机制。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注重保障群众切身利益,确保公共支出直接惠及到人。整合财政支农资金,加大对农村基本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投入,加快公共财政向农村的延伸和覆盖,促进农村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进一步完善和创新对教育、三农、社保、就业、医疗卫生等领域的公共财政政策,探索科学投入机制和长效保障机制,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四、重点抓好各项改革的系统配套建设,着力优化公共财政管理体制。加强工作调研,研究市镇财政体制适度调整的可行性,调整转移支付的分配办法,加强对转移支付效果的考核,将结果纳入镇区综合考评范围。进一步加大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等各项财政改革横向扩展、综向深化的步伐,推进和完善相应的配套改革,重点向基层扩展延伸。以信息化建设为平台,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实现业务流程运作的自动化和内部控制的规范化。扩大财务核算集中监管试点、公务卡结算试点改革范围,促进财政管理进一步规范,理财水平进一步提高。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09年06月0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