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财政: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 激发实体经济活力
2019年12月31日 来源:福建省财政厅办公室
2019年,福建省泉州市各级财政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减税降费“一户不落、一分不少、一刻不缓”的目标,强化组织协调,严格督促落实,扎实推动减税降费政策措施在全市落地生根,政策效应逐步显现,经济活力加快释放。
一、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督促落实
坚持“财”服从服务于“政”,旗帜鲜明讲政治,把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措施作为财政部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切实增强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成立由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减税降费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专门机构,确保工作有序推进。制定全市财政系统减税降费政策措施实施效果专项检查方案,分三组对13个县(市、区)财政部门进行督导,确保减税降费政策措施落地基层、落到实处。
二、全方位宣传辅导,提升政策普及度
一是设立宣传专栏。在局门户网站开设减税降费政策宣传专栏,及时公布中央、省最新出台的各项减税降费政策。二是发布3张清单。梳理并在《泉州晚报》公布2019年减税降费政策清单、减税降费具体项目清单及受益面清单。三是开展政策解读。承办泉州市首期“刺桐新声——政策面对面”减税降费政策宣讲,为社会各界近300余人开展减税降费政策解读。四是举办知识竞赛。通过泉州无线电视同步向社会直播减税降费知识竞赛,在线观看6万余人,并由泉州电视台转播。五是组织座谈辅导。9月份举办助推民营企业“强党建 促发展”联合行动暨建筑企业减税降费政策专题辅导会,指导帮助建筑企业真正获得政策“红利”。
三、强化协同协作,凝聚工作合力
牵头市税务局出台《2019年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服务民营经济发展若干措施》,细化分解责任事项,确保措施落地落实。强化非税收入项目管理,对收费目录清单实行常态化公示和动态管理。目前,泉州市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已减少到58项、政府性基金项目减少到21项。对取消、停征、免征及降低收费标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利用票据管理系统进行监控管理,坚决杜绝执收单位超标准、超范围收费。
四、实时跟踪分析,掌握政策落实成效
主动会同市税务局实时跟踪掌握减税降费政策整体效应。2019年,全市预计新增减税降费125.48亿元(含下调房地产企业所得税计税毛利率减税)。2019年1—10月全市累计新增减税降费78.95亿元(税务口径),新增减税降费总量位居全省(不含厦门)第二位,占全省的25.23%。市场主体信心回升,一般纳税人登记户数持续增加,由年初的6.3万户提升至8月底的7.34万户;企业转型升级加速,制造业89.8万户次纳税人享受减免税费34.24亿元,占全省制造业减税比例35.3%,有效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居民消费能力提高,个人所得税两步税改因素叠加累计新增减税11.95亿元,人均累计减税591.3元,直接增加居民收入。
五、强化预算管理,兜牢“三保”底线
通过从严压减一般性支出、盘活存量资金资产等方式,兜牢“三保”底线,提高重点领域的保障强度,2019年1—11月,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省下达支出进度的102.3%,居全省第3位。一是兜牢“三保”支出底线。印发《关于积极安排预算支持落实减税降费工作的通知》《关于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兜牢“三保”底线若干措施的通知》,组织县(市、区)开展2019年“三保”支出标准需求和本地实际执行情况的调查核查。二是压减一般性支出。坚持政府带头过紧日子,年初编制预算时提前考虑减税降费影响,压缩一般性支出10.91亿元,预算执行中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特别是“三公”经费支出,并加大压减力度。三是多渠道筹集资金提升保障能力。建立财政及部门结余结转资金动态盘活和统筹使用机制,持续加大力度盘活财政存量资金,统筹更多财政资金用于支持“三保”支出。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9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