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洪救灾,福建财政人在行动
连日来,我省持续遭受强降雨袭击,引发洪水和地质灾害,灾情面积大、程度重,给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造成重大损失。面对严重的灾害,我省各级财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一系列决策部署,靠前服务,科学调度,快速反应,把防汛救灾工作作为中心工作抓实抓好,充分发挥财政在抗洪救灾工作中的保障作用,支持灾区群众抗灾抢险、恢复生产、重建家园。
把抗洪救灾作为当前中心工作抓实抓好
6月14日,全省防汛工作紧急电视电话会议后,财政厅高度重视,立即召开专题会议,通报省防汛会议精神,研究部署财政防汛抗洪救灾保障工作。18日,根据省政府决定,省财政紧急下达抗洪救灾资金4100万元,用于补助受暴雨洪水灾害较重的南平、三明、龙岩等市县,支持灾区抓紧抢修损毁的基础设施,恢复灾区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帮助灾区群众开展生产自救和重建家园工作。资金包括:水利救灾资金1000万元、农业救灾资金500万元、应急转移群众生活补助资金600万元、灾毁耕地复垦补助资金1000万元、公路水毁补助资金1000万元,资金当天拨付到位。财政厅要求各市财政部门必须迅速将拨款情况报告政府,以便地方政府及时动用资金支持抗灾救灾。
根据灾情发展情况,22日,财政厅召开党组会议,进一步研究财政抗洪救灾工作。会上,陈小平厅长对财政防汛抗洪救灾工作提出四点要求:一要根据省委省政府要求,把抗洪救灾作为当前中心工作抓实抓好,努力发挥财政在抗洪救灾过程中的保障作用。二要按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原则,科学调度,筹措资金,确保抗灾救灾资金及时足额拨付到位。三要及时掌握灾情,积极向上汇报,全力配合有关部门,千方百计争取上级资金支持,确保救灾工作和灾后重建需要。四要加强值班,有关处室主要领导要坚守岗位,保持通信畅通。
24日,财政厅再次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国务院抗洪救灾工作视频会议精神和省委关于对我省防汛抗灾救灾工作中失职干部问责的通报。会议进一步强调,我省本次灾情十分惨重,财政部门要根据省委、省政府要求,服从省防汛指挥部的统一指挥,统一调度,确保政令畅通无阻,凡省防汛指挥部部署的任务,统一由一名副厅长协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对受灾比较严重的南平、三明地区,先专项调度资金予以支持。
各级财政部门全力投入抗洪救灾工作
在南平,全市十个县(市、区)遭受了1998年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灾情,给全市经济社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截至6月21日,全市受灾乡镇139个、受灾人口128万人、房屋毁损68501间、农作物受灾面积6.499万顷,绝收1.449万顷,直接经济损失43.38亿元。
面对灾情,南平市财政局要求全局上下紧急行动起来,把防汛抗灾作为压倒一切的任务,全力以赴做好抗击洪灾工作。一是切实履行职责。面对灾情,财政在资金调度、分配、拨付上迅速及时,有关科室一收到资金文件马上拨付,做到不拖延。二是认真收集有关灾情。对涉及到农业、农村、工业、教育、卫生等方面的灾情,认真收集整理相关材料,及时向上反映情况。三是积极向上汇报。各相关科室收集好各部门各方面有关灾情后,及时向省厅对口处(室)上报,以便省里统筹安排救灾资金。四是及时下拨救灾资金。截至6月20日,南平市财政局已下拨救灾资金2365万元,用于受灾群众生活救助、水利水毁工程、农业生产救灾、灾毁耕地复垦、水毁公路抢修等。
在三明,全市12个县(市、区)均持续出现暴雨到大暴雨,局部地区出现特大暴雨。暴雨雨量大、强度大、区域集中度大,据初步统计,截止6月23日12时,全市142个乡镇(街道)共95.3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48.60亿元。
灾情发生后,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下,三明市各级财政部门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深入一线了解灾情,多方筹集和安排下达各项救灾资金,为及时组织人力、物力抢险救灾提供了有力保障。截止6月25日,省、市、县财政累计下达救灾资金1.22亿元,这些资金全部用于支持灾区抢修损毁的基础设施,恢复灾区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在龙岩,从6月13日开始,全市普降暴雨,13日8~18点,降雨超过200mm的有34个站点。暴雨导致龙岩市河流水位普遍猛涨,除永定外,其余6县(市、区)河道洪峰水位普遍超过警戒水位,部分超过保证水位。连续性强降雨使龙岩市部分地方山洪暴发,造成严重的洪涝、塌方、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部分地方出现人员被洪水围困、铁路公路等交通中断等重大灾情险情。截至目前,全市共有7县(市、区)131个乡镇48.13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18.08亿元。
灾情发生后,龙岩市各级各部门按照防洪预案,迅速做好受灾地区的防汛抢险工作,根据市委、市政府要求,财政部门取消端午小长假,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亲自带班,全力以赴做好防汛抗灾工作。龙岩新罗区财政局迅速拨付首批救灾资金并调度乡镇救灾资金近200万元,投入到抗灾救灾中,同时,积极配合各有关部门向上汇报灾情争取补助支持。
在泉州,强降雨使个别县出现了山体滑坡、内涝等险情。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泉州各级财政部门积极行动起来,做好防汛救灾专项资金的筹措和安排工作,市县两级财政共安排专项资金2892万元用于防汛抗旱救灾,为防汛抗旱救灾提供了资金保障。
武夷山进入春夏后,原本是山青水秀,气候宜人的旅游旺季,但罕见的持续强降雨使美丽山城成了雨中泽国。全市降雨量达625.9毫米,仅19日降雨量就达252.2毫米,创1961年以来当日量最大值,集中的强降雨使山体滑坡、桥梁冲毁、交通中断,全市受灾人口67694人,紧急转移15701人。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害,武夷山市财政局迅速行动,立即启动财政应急预案,第一时间拨付抗洪救灾资金共计150万元,发放帐篷190顶,方便面100箱,棉被1000条,草席500床,应急照明灯200台,有力保障抗洪救灾行动的需要。同时,市财政局密切关注灾情,统筹安排本级预算内灾民支出,对房屋倒塌无法修复,需长期安置的灾民经过乡村两级确认后,每户一次性发放1500元过渡安置费,洪灾期间每人每天按30元补助,全力做好各项保障工作。
在泰宁、浦城、政和、顺昌、漳平,当地财政及时拨付抗灾资金,将乐、沙县还建立资金拨付“绿色通道”,按照“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原则,紧急拨付抗洪救灾资金,支持受灾乡镇开展抗洪救灾工作。
关键时刻财政干部职工经受考验
持续强降雨引发的洪水同样对财政干部职工生命和财产构成严重威胁。邵武市财政局办公楼地处富屯溪边,特别是会计核算中心、农改办办公场所均在一楼,易遭受洪水袭击。为防止财政财务信息资料及设备受损,从6月19日起,财政局就及时组织干部转移会计凭证、帐簿、报表和农改工程项目资料等,累计装箱转移资料达58箱。同时,做好办公设备等财产物资的转移工作,转移电脑26台、立式空调5台、服务器1台、大型蓄电器1台、以及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等其他物件,挽回经济损失约71万元。
转移工作结束后,局领导带领全体男同志克服疲劳,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夜间值守,密切注视水情灾情。19日午夜12时左右,在突然断电的情况下,暴涨的洪水无情地淹没了防洪堤,直奔财政局一楼而来,刹那间,一楼变成了汪洋,随着时间的推移,洪水也在不断上涨,至6月20日7时左右,洪峰达到最高值,此时财政局一楼水淹高达2米左右,被淹面积达3000平方米,到6月20日11时30分左右洪水才退出。退水后,干部职工不顾一夜未合眼的疲劳和饥饿,拿起工具第一时间开始清淤清污,抢救受淹物资。
为了方便其他单位办理关联财政业务,财政局又及时联系防疫部门对受淹办公场所进行防疫消杀,有效防止疫情发生,以最快速度恢复正常工作。21日,就在被淹过的大楼里,财政局召开专门会议,研究支持全市抗洪救灾工作。
由于灾情汇报及时明了,得到省市财政部门的支持和理解,至6月21日,邵武市财政局已争取上级补助资金204万元,其他后续补助也正在积极争取中。同时,市财政局在自身受灾严重的情况下,依然关注对口扶持和挂点的乡镇,局里从有限的局经费中挤出3万元,为挂点的拿口镇、张厝乡群众购买了矿泉水、米、面、油、肉、水产品及蔬菜等急需生活物资。在张厝乡,财政干部发放救灾物资后,立即与乡工作人员一道投入到抗灾救灾中。
当前新一轮强降雨已经来临,这次强降雨是在历次强降雨上的叠加,形势相当严峻。我省各级财政部门将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进一步发挥财政在抗洪救灾工作中的保障作用,全力以赴抗灾救灾,帮助灾区恢复生产,重建家园。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0年07月0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