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鲤城区八举措力推“摩的”司机实现转型就业
一是免费提供就业信息及职业介绍。区人力资源市场公共职介服务窗口、各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社区劳动保障工作服务站、社会职业中介服务机构向“摩的”司机提供免费就业岗位信息、职业介绍服务。
二是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各街道、社区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鼓励引导“摩的”司机向社区保安、保洁、绿化、物流配送等就业岗位转移,重点安置“摩的”司机中“零就业”家庭及“4050”人员。
三是鼓励企业吸纳“摩的”司机就业。区劳动保障部门对企业一次性招收“摩的”司机20人以上、且签订6个月以上劳动合同的,给予每招收1人100元的奖励。
四是鼓励通过创业实现就业。我区户籍的“摩的”司机自主创业的,可按规定申请不超过5万元的小额贷款或其他形式的小额贷款贴息,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2年。
五是扶持开展转型就业培训。由区劳动就业中心牵头,全面发动辖区10家民办职业培训服务机构,及时增设适应“摩的”司机的实用技术、技能培训。免费向“摩的”司机开设烹饪、特色小吃、手机维修等职业技术培训。
六是实施职业培训补贴。“摩的”司机参加由劳动保障部门批准的定点培训机构培训后,可凭职业培训证书、居民身份证、定点培训机构开具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户口所在地社区居委会或办理暂住证的所属公安派出所出具的“摩的”从业证明材料,申请职业培训补助。
七是实施职业技能鉴定补贴。“摩的”司机初次通过职业工种分类目录的职业技能鉴定、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可向批准该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的劳动保障部门申请一次性职业技能鉴定补贴。
八是设立促进“摩的”司机转型就业工作专项资金。在区就业专项资金中安排20万元,用于保证促进“摩的”司机转型就业各条措施的落实。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09年08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