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报道>全国财政新闻联播>重庆财政新闻联播

重庆财政:匹配两级权责 三层框架初成

  公路建设,市级承担高速、普通国省道、农村公路宏观管理、专项规划、政策决定等事项,市和区县共同承担建设、管理、养护、运营支出。义务教育,市和区县分担学校运转、校舍安全、学生学习生活等经常性事项,区县负责阶段性、专项性事项……

  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简称“权责划分”),是中央部署的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三大任务之一,近些年重庆不断谋局落子。

  财政事权,是一级政府应承担的运用财政资金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任务和职责,而支出责任,则是政府履行财政事权的责任义务和保障。本质是谁的财政事权谁就承担支出责任,也可换句话理解,各家的事情各自出钱办,大家的事情大家出钱干。

  “只有权责匹配,才能上下相宜。”市财政局负责人介绍说,在上下级的关系当中,事权和支出责任是两个相互依存的要素。如果财政支出责任能力超过了事权范围,会造成财政资源的浪费;财政支出责任能力小于事权范围,则会造成财政能力入不敷出,难以保证各级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数量和质量。

  据了解,改革前,上下级权责不同程度存在不清晰、不合理、不规范甚至推诿扯皮,比如重庆,有些本应市级负责的事务交给了区县,一些宜由区县负责的市级又承担过多,区县没有负起相应的支出责任。同时,两级交叉重叠、共同管理的事项较多。

  从改革的进展看,三层框架已初步建成:第一层是管总的。即2019年4月市政府印发的《市与区县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总体方案》,从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和职责调整、完善市对区县转移支付制度等4个方面确定了改革的推进措施。

  第二层是引领的。即同年同月市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市与区县共同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将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领域中与人直接相关的8大类18项基本公共服务事项,作为市和区县共同财政事权,作为财政优先保障的支出事项。第三层是具体的。按照管总的方案和引领方案,分别制定教育、医疗卫生、科技等领域改革的具体方案。

  权责划分,怎么划分?难点在哪?该负责人表示,改革的难点、改革的关键、改革的复杂之处在于:如何科学合理地界定各自的事权、共同的事权和各自承担的支出责任比例。

  在具体的划分过程当中,重庆坚持的首要原则就是财政事权与受益范围相协调,比如基本公共服务,根据基本公共服务的受益范围、影响程度,按事权构成要素、实施环节,分解细化市与区县政府承担的职责,避免职责不清造成相互推诿。

  另外,重庆还兼顾政府职能和行政效率,比如将直接面向基层、与当地居民密切相关、由区县提供更方便有效的基本公共服务确定为区县财政事权,赋予区县政府充分自主权。

  对于权责划分的标尺准不准、效果好不好,基层最有发言权。很多区县财政干部谈到,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是科学合理且符合区县实际的,特别是基本公共服务事项划分后的支出责任机制,能够进一步发挥供给的优势。比如教育,百年大计,各级有责,此次改革总体上参照现行政策、按财力状况对不同区域划分为三个档次确定分担比例分担支出责任,而不是简单地一刀切确定分担比例,这有利于打破固化的利益格局,更加公平地配置财政资源,推进义务教育均等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重庆在权责划分改革中,同步深化“放管服”改革。该负责人说,基本公共服务的“基本”二字,要求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同时考虑均等化目标,在标准方面不能厚此薄彼。

  为此,重庆出台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标准备案办法,将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标准在国家基础标准的基础上,分为市级标准、区县级标准两类,市级标准以国家基础标准为基础制定,区县级标准则以市级标准为基础。如果区县级标准超出市级规定范围的,需要向市级备案。

  当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不会一成不变。重庆明确,在遵循国家标准的原则上,将根据经济发展、区域平衡、财政承受能力论证评估、适时调整,确保标准合理适度和民生政策可持续。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20年12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