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报道>全国财政新闻联播>重庆财政新闻联播

重庆财政:纾困托底保住基本民生

  今年1—4月,重庆市低保、特困等困难群众每个月都领到了政府发放的价格临时补贴,金额从45元到114元不等,有效降低了物价上涨对其基本生活的影响。

  民生稳,人心就稳,社会就稳。发放价格临时补贴,只是重庆保障基本民生的一个缩影。今年疫情对经济社会方方面面都带来了冲击,特别是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加之财政减收,有人担忧,政府是否有能力持续改善民生、兜住基本民生底线?

  “答案是肯定的。基本民生,始终是财政支出优先项,这个底一定是兜得牢的,并且也是兜得住的。”市财政局负责人说,突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一手抓老百姓就业增收,一手抓生活物资充足供给,政府保基本民生的作用发挥比较好。

  加大社会救助,使困难群众有能力负担基本生活支出。疫情发生后,市财政、民政等部门迅速行动,对困难群众应保尽保、应兜尽兜。特别是价格临时补贴,今年以来已向低保、特困等困难群众发放补贴资金3.9亿元,惠及512万人次。

  有稳定的就业才有稳定的收入,也才有消费,经济复苏才有“底盘”。重庆最大优惠幅度实施稳岗返还、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等政策,纾解企业困难,把岗位需求保下来,让群众有就业的机会。截至4月,已减免企业养老、失业、工伤保险缴费64亿元。企业普遍反映,对这一政策的感受最直接,保生产、保就业的效果也最为明显。如璧山区,一季度发放稳岗返还补贴2419万元,帮助81家困难企业复工复产,稳定企业职工5293人。

  作为保就业的重点群体,农民工的就业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在今年疫情压力之下,解决这一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和急迫。在重庆,今年农民工找工作,政府帮扶多、务工路子广。

  用以工代赈方式实施财政涉农资金项目,就是让贫困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的关键一招。市里明确,原来的14个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区县,在今年统筹整合的财政涉农资金当中,每个区县须拿出不低于5000万元实施以工代赈,组织贫困群众参加政府投资的公共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同时,用于发放劳务报酬的资金量,不得低于该项目市以上财政性资金投入的15%。

  引导“就地找钱”与支持“外出掏金”相结合,市里还在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中专门拿出一部分,对外出务工的贫困劳动力,补助一定的交通费和生活费;綦江、武隆、奉节、铜梁等区县,采取发放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以工代训补贴等方式,确保有就业需求的贫困群众全部走出去,基本实现务工就业。

  去年,全市一共有70万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涉及43.3万个贫困家庭,今年前4个月,外出务工人数已有71.22万人。

  业内人士谈到,保基本民生根本上要靠发展,重庆为对冲疫情影响,组合稳岗返还、减租、贴息、奖补等政策,既帮扶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运转,又增强了企业创造就业的能力。

  生活物资供应得上,百姓基本生活才有保障。重庆在原有政策的基础上,推出“增强版”办法措施,力保产业链和供应链稳定和粮食能源安全,为百姓提供充足的生活物资供给。

  对中小微困难企业给予不超过基准利率50%的贴息,预计节约资金成本3亿元。将转贷应急周转金费率从每天万分之二降到万分之一,前4月已为769家企业转贷863笔、64.2亿元,节约成本近2亿元。减免地方国有资产类经营用房租金,647家市属国企、192个市级单位已减租3.76亿元,涉及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2.16万家……企业的生产经营压力得到有效缓解。

  预拨3.6亿元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补贴种粮大户每亩230元、补贴一般农户保护耕地地力、增加成品粮储备和市级储备油规模……扛稳粮食安全重任,确保粮食面积和产量“双稳定”,保供稳价能力不断提升。目前,全市已建设高标准农田1135万亩,累计投入164亿元,粮食产量连续13年稳定在1000万吨以上。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20年05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