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彭水县“多点发力”保障全县教育事业持续发展
一、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持续改善办学条件。2013-2015年,县财政累计投入教育经费31.9亿元,大力实施“全面改薄”和重点项目建设,全面消除城乡学校D级危房改造,新增校地40.7万平方米,新建校舍31.7万平方米,建成学生活动场地9万平方米,通过汉葭中学、思源实验学校、彭水五小等学校的搬迁,郁山中学、隆鑫希望小学、彭水三小、四小的改(扩)建,促进了全县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二、加大资金筹措力度,夯实经费投入机制。一是优化支出结构,确保教育投入稳定增长。遵循教育改革发展有关政策,大力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坚决压缩一般性支出,财政资金进一步向教育倾斜,确保教育投入优先落实,教育项目优先安排。二是发挥财政职能,努力拓宽教育经费来源。按照全县教育建设规划,财政多方筹集资金保证建设需求,并积极会同教育部门向上争取教育专项资金,增强教育投入保障能力;同时,完善财政投融资机制,引导和鼓励社会、企业资金投资或参与办学,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促进教育投入多元化。三是优化教育支出,着力推进教育服务均等化。切实保障学校正常运转,资源配置优先向薄弱学校倾斜,将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教育事业上,逐步提高学校公用经费比重。同时,保障教师工资和农村学校教师岗位生活补助按时足额发放。
三、加强教育资金监管,提高资金使用绩效。一是强化项目建设程序。以“服务学校、服务发展”为目标,所有建设项目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办理,加强项目经费使用绩效评价,建好资金明细台账,做好项目竣工决算,并按竣工决算做好资产移交,切实保证资产的完整性和一致性。二是建立健全内控制度。按照新《中小学校财务制度》要求,中小学校财务管理实行校长负责制,学校经费严格实行“一支笔”审签制度,做到所有发票有经办人、仓储保管员、分管领导对签字核实,再由领导审签报销。三是加大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管理。按照《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有关规定,要求学校对实行学校食堂(伙房)供餐的,由学校将补助资金直接打入受助学生个人就餐卡、发放餐券或直接提供就餐,并经学生本人或家长签字确认,学校凭报销凭据列支。四是加强学校票据管理。严格规范使用财政票据,严禁学校巧立名目向学生收取其他费用,也不得将收取的费用用作其他用途,确保教育资金安全、高效使用。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6年09月0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