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江津财政:整合财政支农资金 做大做强柑橘产业
近年来,江津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紧紧围绕区农业产业发展规划,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依托,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专款专用、提高效益”的原则,打破行业界限和部门分割,整合优化各类财政支农资金大力发展柑橘产业。目前,江津柑橘产业已初成规模,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园区内已举办四届晚熟柑橘采果节,形成极大的社会吸引力,可带动二十多万农民致富奔小康。
一是充分调研,找准平台。江津因其独特的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成为中国柑橘发源地之一,享有“柑橘之乡”美誉。但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不断增长的生活水平的需要,江津柑橘日益衰落。为重振江津柑橘产业,近年来通过“西部农交会”、渝洽会等平台,吸引了锦程、亨嘉等30余家重点企业入驻江津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柑橘产业,但发展仍存在道路、灌溉等基础设施落后、栽培管理技术缺乏等问题。江津财政以支农资金整合为契机,充分调研,依托现代农业园区这个平台,整合各级财政支农资金,以引领企业主做大做强江津柑橘产业。
二是认真策划,制定方案。为做好整合支农资金工作,江津财政制定了《江津区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实施方案》和《关于江津区2011年及调整2007-2010年县级支农资金整合奖励资金发展柑橘产业项目实施方案和资金安排计划》等政策措施。紧紧围绕江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认真策划上级农业、水利、林业、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资金和区级农发资金、水利资金、新农村资金、森林工程资金等专项资金,制定切实可行方案,以促进现代农业园区及柑橘产业基础设施建设。
三是全面调控,整合资金。近两年来,江津共整合各级各类财政支农资金20305.7万元,其中上级项目资金14699万元,整合区本级农业发展资金、水利建设资金、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新农村资金、农业园区建设资金、支农资金、森林工程等资金5606.7万元。引导业主、农户通过自筹和信贷资金投入17360万元用于现代农业园区柑橘产业及其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支农资金整合,有力地推动江津区晚熟柑橘种植基地建设和示范片的带头作用。
四是创新机制,提供保障。按照“政府领导、财政牵头、部门配合”的协调机制,积极建立和健全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工作机制,以确保整合工作顺利开展。一是明确部门分工,项目的监督管理、组织实施、检查验收等工作均由业务主管部门根据行业分工,分别牵头具体负责;项目资金的下达、拨付、资金使用情况、监督检查由财政部门负责。二是落实整合措施,对现行支农资金使用管理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避免互相矛盾抵触和彼此交叉重叠。按照“并、转、停、整”的原则,对现有专项资金进行认真评估论证和清理,建立有利于支农资金整合的预算分配机制和管理监督机制,采取有力措施,确保资金安全使用,发挥最大经济效益。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3年10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