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报道>全国财政新闻联播>重庆财政新闻联播

重庆市财政部门深入渝中、江北两区

专题调研城市环境综合改造(图片)

  主城城市环境综合改造既是民生问题,也是经济问题、发展问题。要打好这场攻坚战,市财政不但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而且还要积极作为,在资金、政策上给予倾斜和支持,以实现城市形象全面提升,经济发展全面提速。5月18日,市财政局局长刘伟继市委市政府“拉练”集中考察主城区城建改造重点项目后,再次率相关处室负责人深入项目建设工地,听取意见,收集第一手资料,以便科学决策,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用出绩效。
  刘伟一行来到城中村改造项目——江北区石子山体育公园。昔日这个集脏、乱、差的“流动人口”聚集区,在完成征地拆迁后,如今公园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工地上挖机、推土机正在繁忙地工作,土石方基础工程正在忙碌地推进,而公园内残疾人活动中心水泥框架已基本灌注完成。工地入口处,摆放着几幅体育公园建成后的效果图,效果图上建筑形态极具特色,绿化环境令人向往。据了解,公园占地面积达400余亩,主要场馆包括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和残疾人体育馆,建成后将变成一个集“山地、运动、生态”的体育休闲公园。
  在了解了公园前期拆迁及基本建设情况后,调研组指出,拆危建绿、建公益设施,老百姓肯定高兴,但一定要把好事办好,相关的配套设施也要跟上。如残疾人体育馆,专用通道怎么建,是否实用,都应当细致到每一个细节。在资金平衡上,江北区采取的是土地溢价弥补平衡法。江北区国土部门人员说,体育主题公园建设使周边土地升值了4个多亿,公园和安置房建设大概要花4.2个亿,资金基本能平衡。
  调研组对此指出,城中村拆迁后,留下的大片土地,有些还是长江边上的黄金宝地,开发好、利用好这些土地,对用地紧张的城市来说,是一个老百姓得实惠、政府得声誉、经济得发展的多赢好办法。它不仅可以实现城市环境提档升级、跳跃式发展,而且可以有效解决政府财政的资金压力。
  带着同样的问题,调研组一行随后还前往鸿恩寺公园、天原化工厂危旧房改造片区进行了深入调研。站在鸿恩寺公园,调研组人员感触很深,记忆中乱搭乱建极为严重的城中村,如今摇身一变成为重庆主城的大花园,着实让人振奋,欣喜。
  在与江北区政府座谈时,调研组重点听取了城中村改造项目原住民的安置和资金能否实现平衡的问题后表示,市财政将对江北区在城市综合治理方面予以高度和积极支持,以助其能如期、圆满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的改造任务。
  同日下午,调研组一行再次深入城市综合治理任务特别严重的渝中区调研。在人民路(第八人民医院)外墙整治工程片区,调研组看到,整治一新的外墙面貌焕然一新,乳黄色的外立面配上深灰色的空调遮罩,协调而有视觉冲击力。渝中区人员介绍,像这样的整治,今年将达到100万平方米。
  “整治一个平方的外立面,需要多少钱?这些钱都将由财政出,是否承担得起?”刘伟问。
  “平均在400元左右,有高有低,根据实际情况定!”渝中区人员回答说,渝中区有很多房子还不够成拆迁重建的条件,只是外立面影响市容,因此只能“穿新衣”。虽然外墙整治工程没有土地溢价做补偿,但相比拆迁,成本也并不高。据了解,渝中区拆迁成本每平米在6000元左右。
  在牛滴路和望龙门两处在建公园项目建设公地,调研组详细询问了拆迁情况、公园建设规划、施工进度及资金来源等问题。他们对渝中区拿出寸土寸金的土地建设公益设施的做法表示认同,指出,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要还富于民。而不与民争地,就是最好的表现。调研组同时强调,公园建设一要用心把它打造成精品工程,体现出多内涵、多层次、近自然的园林绿化效果;二要与人文历史统筹兼顾,突出特色,整合资源,充分体现出独有的陪都文化。
  在与渝中区政府座谈时,调研组听取了相关部门汇报后指出,渝中区城市改造任务重,难度大,与其他区比,有着鲜明的特殊性。表现在:一是渝中区自加压力的特殊性。不但确保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的整治任务,还自加压力,加大、加快整治力度,很有政治责任感;二是土地溢价补偿率低的特殊性。渝中区改造工程,由于土地资源紧缺,大多只能折危建绿,较之于其他区,其开发土地少,溢价空间窄。
  针对上述特殊性及所面临的资金压力,调研组一致表示,市财政将协同渝中区想办法、出主意,共同做好城市综合治理这篇大文章。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0年05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