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报道>全国财政新闻联播>财政部

财政部天津监管局:坚持“一二三四”工作思路
扎实推进财政运行监管工作取得实效

  近年来,天津监管局在财政运行监管工作中勇于创新、积极探索,坚持“一二三四”总体工作思路,推进监管工作取得实效。

  “一”是坚持围绕一个中心。天津监管局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及部党组工作要求,紧紧围绕“保障基层财政平稳运行”这一中心任务,从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地方财政运行监管工作的重大意义,将其作为全局工作重中之重抓紧抓实抓细,紧扣地方实际,提升监管效能,促进地方财政运行健康平稳可持续,为经济社会大局稳定奠定坚实基础,以实际行动捍卫“两个确立”,践行“两个维护”。

  “二”是坚持服务两条主线。把财政运行监管作为深化监管职能转型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派”和“驻”的优势,一方面,服务部党组中心工作和财税改革发展大局,抓好主责主业,坚持问题导向,及时发现并报告地方财政运行中的苗头性、趋势性问题,防范化解财政运行风险,为上级决策部署提供有力支撑;另一方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常态化开展财政经济形势分析评估和监控,积极反映基层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督促落实中央重大财税政策,全力帮助地方解难纾困,提升基层财政治理水平。

  “三”是坚持做好三篇文章。在工作中不断创新方法、丰富载体、完善机制,做好“数据收集、分析监测、结果反馈”三篇文章,形成“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闭环监管体系。

  ——事前数据收集体现“三个多”。一是通过多个系统实现数据获取“信息化”。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从“地方财政运行监测系统”“直达资金监控系统”等即时获取市区两级财政运行、直达资金拨付下达等数据信息,对不同条线、不同领域资金实现线上跟踪分析,通过信息系统打破监管瓶颈,构建数字化分析体系。二是通过多套报表实现数据收集“精细化”。在信息系统获取数据基础上,定期向市、区财政部门收集财政收支、预算执行、库款运行、“三保”保障等14套更加详实的表格数据,进一步整合构建分析监测基础数据库,全面掌握财政运行变化并重点关注各表格间、数据间的关联性。三是通过多个部门实现数据收集“全面化”。除财政部门外,还与地方税务、发改、统计、海关、人行、电力等10多个部门形成制度化数据信息交流机制,充分运用各部门职能优势广泛获取财政经济运行相关领域一手资料,及时发现各条线影响财政运行的新情况新问题,形成部门工作合力。

  ——事中分析监测注重“三结合”。一是内部与外部相结合。在内部统筹财政运行、直达资金、债务和金融监管等各监管条线,树立“大监管”理念,就监管发现的问题无缝对接、信息共享、会商共研,以全局视角跳出财政看财政,跳出单一业务看整体,实现“以点串线、以线代面”的综合监管成效。在外部统筹分析电力、石油、汽车等对财政经济运行有较大影响行业的特色数据,比如评估分析中引入社会用电量、石油销售量、汽车生产量等数据指标,佐证分析疫情对财政经济造成的影响和企业复工复产状况。二是宏观与微观相结合。针对天津市近年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经济结构转型时期,财政经济数据易出现较大波动甚至数据间存在相互背离的情况,在分析监测中坚持将宏观与微观数据分析相结合进行比对印证,比如对于工业制造业增长速度的数据,用电力、热力、燃气等生产和供应业增幅进行比对,并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利润率等微观数据变化进行佐证等,以此验证经济数据变化的准确性,增强分析研判的精准度。三是纵向与横向相结合。注重将关键财政收支数据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横向比对分析,比如在财政收支总量增长态势分析中,以税收收入、非税收入及土地出让收入的增量与增速等指标,与全国省市、东部地区、直辖市的平均水平进行横向比较,评判相关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发现收入支撑点与经济增长点。同时,在纵向上拉长时间轴,比较自身相关数据在不同时间年份的发展变化,按年度绘制走势图、对比图,直观反映地方财政经济长期以来的发展态势。

  ——事后结果反馈突出“三节点”。一是每周开展库款监测。2020年初疫情首次暴发后,地方财政运行困难,我局坚持以“周”为节点,对市、区库款运行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建立变动台账,及时督促库款不足地区做好资金调度。2021年进一步完善每周综合监控机制,在月初、月中、月末不同时点分别重点关注工资发放、库款保障、债务偿还等情况,并对“三保”预算占比高、收支矛盾大、债务负担重的重点区进行点对点跟踪,防范“三保”和债务还本付息风险。二是逐月开展财政运行分析。月度分析内容涵盖市、区两级财政收支、“三保”预算执行、库款运行、暂付款消化、债务管理等各方面内容,重点分析全市财政运行特点和风险因素,确保问题早发现、早处置。月度分析报告在全局各处室间“资源共享”,便于各业务条线及时了解掌握全市财政运行状况,结合各自职能有的放矢开展监管。三是按季开展财政经济形势调研。根据每周、每月监管情况,有针对性对基层财政、重点企业和有关部门开展实地调研,重在发现财政运行中的“活情况、实问题”,并纳入季度分析报告反馈。同时,结合当期财政数据和宏观经济数据变化,对全市财政经济运行形势开展分析研判,及时向财政部和地方政府报告反馈。

  “四”是坚持聚焦四项重点。一是聚焦兜牢基层“三保”底线。在开展动态监测基础上,通过库款变动规模、余额增减幅度等预判各区“三保”保障能力,深入排查风险隐患,对资金缺口地区及时提示预警,要求将“三保”保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实。针对个别地区出现的工资拖延发放等问题,第一时间深入查核情况,下发《基层财政运行分析评估意见函》,督导市、区财政部门及时筹措资金,确保工资发放到位。二是聚焦财政收入质量和可持续性。创新建立基层财政运行分析评估指标体系,围绕财政收入质量与可持续性、支出保障能力、债务风险防范能力3个一级指标以及7个二级指标、15个三级指标,对天津市本级和全市16个区财政运行情况进行量化评估和打分排名。按照评估结果将各区划分为健康、平稳、较平稳、存在风险、存在较高风险五种类型,并根据各自得分与特点进行“立体画像”,全面反映各区财政可持续性,提示财政运行风险,实现扁平化监管。三是聚焦财政经济发展态势。在月度、季度分析中注重加强对发展形势的趋势性分析,为上级科学研判财政经济发展提供支撑。比如,2021年天津市GDP1.57万亿元,实际增速6.6%,虽低于全国8.1%的平均水平,但增量超过1600亿元,为近年来最大增量。而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5%,快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7.3个百分点,其中,服务机器人、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等新产品产量分别增长170%、54.3%和53.2%。通过一系列数据分析发现,天津当前经济增长主要得益于新旧动能转换取得良好成效,且高新技术产业展现出良好发展态势。四是聚焦重大决策部署开展调研。心怀“国之大者”,发挥参谋作用,在财政运行分析中树立“研究型”监管理念,积极向财政部和地方政府反映国家重大战略及重大财税政策的落实情况。比如,连续三年开展京津冀协同发展实施情况调研,对天津市加快承接“非首都”功能、推进“一基地三区”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服务常态化疫情防控,对“康希诺”疫苗生产企业开展调研,深入了解企业享受减税降费政策、疫苗研发生产等情况,形成专题材料上报部领导等。

  近三年,天津监管局累计向财政部和天津市委市政府上报财政经济运行分析报告等专题材料75篇,获部领导和市领导批示37篇次。局主要负责同志在2021年全国监管局工作会议上专门就财政运行监管工作作典型交流发言。下一步,天津监管局将深入贯彻落实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全国监管局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推进财政运行监管工作取得新成效,为地方财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22年06月0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