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浙江监管局:从“三个点”抓意识形态建设
推动财政监管工作提质增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财政部浙江监管局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部党组工作部署,准确把握新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紧紧围绕财政中心工作,紧扣财政监管实际,积极研究和探索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健全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机制,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不断增强全局凝聚力、战斗力,提升财政监管工作的向心力和服务力。
一、压实主体责任,牢牢占领意识形态工作“制高点”
(一)局党组带头,层层部署抓落实。浙江监管局党组带头抓意识形态,带头管阵地,认真落实意识形态主体责任。一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的讲话精神和财政部党组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部署要求,从严管、保学、担当三方面,把意识形态工作和财政监管工作紧密结合,牢牢抓紧抓实。二是夯基架梁,加强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制定出台《中共财政部浙江监管局党组关于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若干措施》,明确把意识形态工作列入党建工作要点和重要议事议程,并作为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民主生活会及述职报告的重要内容。三是加强干部队伍思想建设,有针对性地做好新形势下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开展谈心谈话、干部思想状况调查工作。
(二)严守政治纪律,筑牢意识形态防线。一是把党员干部意识形态领域的纪律、规矩意识作为重要监督内容,对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苗头性错误思想,及时运用第一种形态,谈话提醒、函询诫勉,早打招呼,超前防范。二是重视网络平台建设管理,强化门户网站、微信群管理,严格审核信息发布内容,切实做好网站和新媒体内容建设工作,坚决杜绝因信息内容引发负面舆论等情况。三是强化干部言行管理,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强化对党员干部“八小时以外”言行举止的管理,把党管意识形态的原则不折不扣落实到全过程、各方面。
二、坚持思想引领,紧紧抓实意识形态工作“关键点”
(一)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把准财政工作的政治方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把提高党员干部政治能力摆在突出位置,不断强化思想淬炼和政治历练。一方面,充分发挥党内政治生活的大熔炉作用,采取书记领学、研讨深学、以考促学等形式,及时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32次,并通过每日推送党建知识、每月自学党建资料汇编等形式督促党员常态化自学,确保同志们能紧跟党的创新理论步伐,经常对标对表、及时校正偏差,准确把握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另一方面,抓住观大势、谋大局、促转型、开新局这个重心,将“深入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谋划推进财政监管职能转型”作为集中学习的长期课题,要求党员必须把浙江“走在前列”的标准摆进去、把自身工作实际摆进去,时时处处向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看齐,深刻认识新阶段新形势对财政监管事业发展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深入思考财政监管贯彻落实、转型发展的路径,找准自身主动作为、服务转型的切口,牢牢把握践行“两个维护”的正确政治方向。
(二)抓好党史学习教育,推动强根铸魂走深走实。坚持将意识形态工作融入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全局干部职工在深学真悟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一是坚持头雁引领。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百年党史、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开展中心组专题学习9期,以“头雁标准”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二是坚持集体研学。成立6个党史学习教育研学小组,常态化开展“党史晨读”活动,坚持“每日党史知识”学习201次,立足财政实际突出学用结合,确定“大兴学习调研之风”“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事求是”“作风建设”等6大研学主题,形成研学报告6篇,党员干部积极撰写学习心得体会40余篇。三是邀请专家讲学。举办“弘扬‘红船精神’、不忘建党初心”报告会、“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及取得胜利的伟大意义”宣讲会等党史学习教育“专题课”,用一个个初心故事、革命故事,教育引导同志们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中国财经报》对相关活动作了专题报道。四是组织现场教学。充分发挥“红色根脉”优势,活用红色资源,先后组织赴浙南抗日根据地温州平阳、红船精神启航地嘉兴南湖开展“四史”教育,接受革命初心洗礼;赴浙江省档案馆、中国共产党杭州历史馆、上保社区“红色记忆厅”学习革命藏品体验式生动党课,注重在沉浸式、互动式的活动中了解党的历史,厚植爱党情怀。
三、强化阵地建设,高标准夯实意识形态工作“落脚点”
(一)建好政策服务主阵地,推动中央政策精神真正落到各领域基层。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将意识形态工作同财政监管工作紧密结合,尽全力为浙江各领域提供高质量的政策服务。一方面,广泛凝聚代表委员共识。紧盯全国两会、重大财税政策出台等时间节点,主动上门向代表委员及时沟通汇报财政运行情况、直达资金、地方政府债务等情况,宣传解读其关注领域的最新财税政策;积极创造条件邀请代表委员亲身参与财政监管业务,先后在绩效评价中邀请到全国人大代表孙军、丁列明实地深度参与,有力地增进了他们对财政工作的直观认识和理解支持。另一方面,尽力帮助各领域主体用好用足政策。寓服务于监管,在转移支付监管、债务监管等工作中,积极宣讲财政政策、做好解释、协调等工作,努力帮助各领域主体吃透政策精神、把握政策要点,用好用足政策。如,主动向某大型企业宣讲增值税退税政策,并帮其协调、完善退税方案。
(二)建好调研问政主阵地,积极帮助基层向上反映急难愁盼。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多渠道访民情、听民声、察民意,跟踪政策落实情况,充分发挥“探头”“哨兵”作用。一方面,紧扣人民关切,尽力为浙江基层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聚焦农业、教育、就业、居住等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领域,动态谋划一批如新型农业主体发展、老旧小区改造、高标准农田建设等紧扣广大群众关心关切的课题,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查研究,认真听取企业、基层一线干部、代表委员和干部群众的意见建议,帮助基层向上反映急难愁盼,在职能范围内尽力为他们纾难解困。如3月份,全局各处围绕春耕展开调研,形成5篇调查报告,帮助基层详实反映惠农政策落地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困难,助推政策优化完善。另一方面,聚焦国之大者,系统跟踪研究重大财税政策。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结合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选定新经济、外贸外资、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省以下财税体制改革等8个大型专题,对相关财税支持政策开展跨年度的长期系统调研,剖析政策沿革,跟踪形势变化,及时反映基层诉求,提出前瞻性建议,推动政策优化完善、精准落地。如,从2019年开始跟踪调研外贸外资形势,今年根据浙江经济外向型发展特点,跟踪研判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港口运力下降等制约因素,关注苗头性、趋势性问题,先后就此形成6篇研究报告,积极为财政部优化完善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21年1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