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河南监管局: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若干思考
2019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时指出,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并再次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总方针、总要求和制度保障。河南监管局结合实际深入调研,对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有以下思考。
一、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一是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财政投入,加强农民技能培训,提升农民的就业能力和就业水平。二是进一步降低政策性小额担保贷款的审批门槛,简化贷款程序,放宽贷款周期,降低贷款利率,切实帮助民营中小企业走出困境,做大做强企业。三是加大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补助力度,使农民能够得到更多的实惠,提高农民获得感。
二、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走共同富裕之路
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是实施“三权分置”的重要前提。建议在稳定农户承包权上,积极稳妥并加快推进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通过进一步的确权,摸清承包地的底数,解决承包地块“面积不准、四至不清”等历史遗留问题,化解大量土地承包纠纷,让农户吃上“定心丸”,使他们更加放心流转土地。
三、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质量兴农之路
重点围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整合各渠道培训资金资源,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统筹安排。产业带动的培训机制。一是加强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支持,以及涉农保险政策普惠力度,帮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强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二是强化对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的技术水平,管理经验和市场开拓能力。三是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强强联合,开展品牌创建,基地或产品认证,共建共享农业产业联盟或农产品营销促销中心,农业生产资料联合采购平台,探索现代农业提质增效节本升级的路径。四是强化技术服务,引导新型农业经营参与项目实施,开展试验示范等活动,农技人员开展经常性的技术指导服务,通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示范效应,以求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四、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
以绿色发展引领生态振兴,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特别是坚持绿色生态导向,推动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要深入学习领会,并深入贯彻到乡村振兴的具体实践中。乡村农业要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循大自然的规律,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
五、传承发展乡土文化,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
结合具体实际,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努力做好乡村宣传文化工作。文化活动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广泛的群众参与性。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有助于增强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提升身心素质和幸福指数。采取农民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形式,寓教育于活动之中,使社会主义思想牢牢站稳农村阵地,打造传统文化产业链,提升本土传统文化吸引力,促进当地旅游文化经济发展,带动乡村文化振兴。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21年08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