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报道>全国财政新闻联播>财政部

财政部广东监管局:金融机构“四项机制”优化财务管理体系

  近年来,广东省内各金融机构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以金融体系结构调整优化为重点,优化融资结构和金融机构体系、市场体系、产品体系,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务”的要求,切实压实责任,强化过程管理,充分发挥资源主动配置、经营精细分析、统筹协调推进、绩效多维考核等财务管理职能,推动实现银行体系结构优化调整。

  一、优化市场决定机制。在创新金融服务中做到“三个坚持”,突出市场作用,风险意识不断增强,经营效益稳步提升。坚持产品市场化运营,各项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金融服务水平和质量不断提升,金融产品不断丰富和多样化;坚持产品定价透明化,充分考虑市场供求关系和客户评价体系的有机统一,确保风险与收益、服务与价值相匹配,促进经营利润的稳定增长;坚持市场风险导向,引导下属机构尊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牢固树立质量意识、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经营思路,主动防范经营风险。

  二、优化预算约束机制。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中抓住“两个重点”,对金融机构内部的各种财务及非财务资源进行分配、考核、控制,实现金融机构整体战略目标。以监测和分析经营效益增长为出发点,结合当前宏观政策、市场环境和历史数据,提前做好预测、预判,合理编制经营预算,指导下属机构规划发展计划;以经营费用预算为控制点,在统筹效益、合理规划的前提下,充分考虑财务承受能力,合理安排各项支出,按照“总额控制,按季调控,授权审批,严格监督”的原则,加强费用支出预算管理。

  三、优化投入产出机制。在资源配置过程中严把“三个关口”,将资源投入和效益产出相统一,切实提高资源占用效益。严把开发产品创新关,结合宏观政策要求,在充分考虑客户需求和市场风险的基础上,为不同的客户群体提供适合的金融创新产品;严把新增项目审批关,结合项目投入产出比量化标准的要求,在努力实现资源配置最优的前提下,有序审批新增项目;严把项目调整退出关,结合金融机构经营战略的调整,集中更多更好的资源支持机械制造、互联网+等新兴产业的发展。

  四、优化内部管理机制。在内部控制管理中围绕“一个核心”,不断优化关键节点,逐步完善内部管理模式。对业务的每一个流程进行控制是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管理的核心任务,近年来各金融机构不断加强对各项业务流程的梳理,将一些重复、冗余的环节予以剔除,拉直业务线条,同时将管理融入到每一个操作步骤中,优化关键控制节点,切实发挥内部控制管理作用,积极防范经营管理风险。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20年09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