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报道>全国财政新闻联播>北京财政新闻联播

北京财政攻坚克难抓住“四个突出” 交出脱贫攻坚圆满答卷

  “首善标准,战略先行,强化落实,保障到位”——“十三五”期间,北京财政始终坚持这个工作标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中央、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突出做好扶贫资金保障、完善扶贫制度建设、助力受援地产业发展、做好乡村振兴战略衔接,推动北京扶贫支援工作持续走在全国前列。

  “十三五”期间,北京市累计投入市区财政资金293.36亿元,助力新疆、西藏、青海、河北、内蒙古、湖北、河南等7省90个县打赢脱贫攻坚战。

  聚焦财政扶贫方略,突出完善扶贫制度体系

  协同高效的扶贫支援机制是重要基础。为做好脱贫攻坚工作,北京市财政局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优化政策供给,创新财政举措,不断提高财政支持政策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印发《北京市扶贫协作和支援合作财政资金管理办法》、《北京市扶贫协作和支援合作项目管理办法》、《关于加强扶贫支援项目资金绩效管理的通知》等,在职责分工、预算管理、绩效管理、监督管理等方面加强扶贫资金使用管理。明确要求把80%以上的财政援助资金用于扶贫脱贫,新增资金全部投向深度贫困地区扶贫脱贫项目,促进扶贫支援资金精准高效使用。

  立足财政工作职责,突出做好扶贫资金保障

  在近年来财政运行“紧平衡”的状态下,北京市财政局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不断加强财源建设,坚持优化结构、盘活存量、用好增量,为扶贫协作和支援合作工作提供财力保障。为提高资金到位率,市财政局进一步压缩资金拨付环节,第一时间将援建资金全部拨付至受援地财政厅(局)。

  一是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十三五”期间,北京市累计投入财政资金293.36亿元,安排扶贫协作项目6247个,助力新疆、西藏、青海、河北、内蒙古、湖北、河南等7省90个县打赢脱贫攻坚战,此外对口宁夏开展医疗帮扶、安徽金寨开展农业帮扶。

  二是严格落实增长机制。支援新疆和田、西藏拉萨、青海玉树、河北、内蒙古、湖北巴东的对口援助资金按照规定逐年递增。采取定额补助方式对口协作河南、宁夏、安徽等地区。此外,为落实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大幅提升县均帮扶水平和援助青海玉树、湖北巴东灾后重建等工作要求,5年来市级财政在规定增长机制的基础上,新增帮扶资金32.79亿元,确保北京市扶贫支援资金规模每年均居全国前列。

  三是资金投入精准聚焦。北京市扶贫支援资金聚集精准扶贫、聚焦深度贫困、聚焦特困群体、聚焦解决“两不愁、三保障”和安全饮水等突出问题,重点围绕产业扶贫、消费扶贫、劳务协作、健康扶贫、教育扶贫、住房保障、扶贫干部能力提升及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完善益贫带贫机制。

  发挥财政政策优势,突出助力产业发展

  为增强受援地经济韧性,市财政局印发《北京市2020年消费扶贫行动方案》,指导各单位制定合理的采购计划,创新政府采购模式,扎实推动消费扶贫,增强受援地经济韧性。一是开创线上团购模式,上线北京市政府采购管理服务平台“电商扶贫板块”,为各级预算单位定期推出贫困地区农副产品团购清单和10余种扶贫产品优惠套餐,拓宽贫困地区农副产品销售渠道。二是推进“集采联销”模式,发挥北京市各级扶贫消费双创中心售后服务及时周到的优势,通过双创中心统一在“832平台”下单,双创中心统一组织配送的方式,优化预算单位采购体验。三是“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依托“832平台”、北京市扶贫消费双创中心,组织多场展销会、对接会,引入湖北、内蒙、河北等多地农副产品,通过批量采购、预售等模式,扩大贫困地区扶贫产品销售渠道。

  截至12月初,全市4000多家预算单位通过832平台完成交易额5.03亿元,预留份额任务完成率100.05%,通过北京市双创中心等线下渠道完成交易额1.38亿元,政府采购执行进度始终保持全国前列。

  “十三五”期间全市各级财政部门圆满地完成了各项援建任务,下一步财政部门将坚决贯彻党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提前谋划过渡期内政策措施。严格落实“四个不摘”的要求,保持现行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平稳过渡、有机衔接。最大限度用活、用足财政政策和资金,坚持定期调度、定期督导,督任务、督进度、督责任、督成效,形成抓落实的倒逼机制。加强对口支援扶贫项目、资金实施情况的跟踪问效,强化扶贫项目资金的规范使用和监督。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20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