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报道>全国财政新闻联播>安徽财政新闻联播

桐城市财政局:打通企业融资“梗阻”

  今年上半年,桐城市共兑付各级产业扶持资金8631.5万元,有力支持了绿色包装和机电装备等首位产业的快速发展。镇(街)配套的产业扶持资金,由市财政先行垫付,财政扶持资金拨付全面提速、使用效益不断提高。财政资金扶持“热度”不减,不断完善政策“组合拳”打通企业“融资流”。

  一、企业融资担保能力增强。提升政府性担保机构增信能力,全面推进新型政银担业务,对原“税融通”管理办法进行修订,扩大企业覆盖面,降低企业融资担保成本。截至6月底,该市新型政银担在保余额6.8亿元,新增3.4亿元,完成全年进度的42%;税融通业务在保余额2.2亿元,新增担保1.2亿元,续贷过桥资金扶持企业52户3.1亿元。

  二、推动重点企业上市。在抓好企业上市业务指导培训的同时,出台《桐城市企业上市提速工程实施方案》,按照“上市一批、推荐一批、储备一批”的原则,将主业突出、经济效益好、成长性强的近30家企业纳入后备资源库,目前金田新材料、顺驰电缆、香杨新能源、金亿新材料等4家企业已申请纳入省后备企业库,汇通部件、高更食品、中睛电气正积极开展上市前准备工作。市财政及时落实企业上市财政奖补政策,已拨付财政奖补资金320万元。

  三、扩大招商基金规模。走访考察重点企业,筑牢基金投资合作的基础。安排资金3500万元,支持桐城兴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参与安庆市设立的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积极对接合肥拾岳等私募基金企业来桐投资,跟进服务,助力企业融资发展。

  四、加快投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深入推进国资国企改革,促进市属国有企业和政府性投融资平台向市场化转型发展。探索建立由市属国有企业承接政府性投资项目的实施办法,确立国企平台在实施政府性投资项目中的主体地位。依托国有企业转型发展,聚合政府的资源优势、国有企业的信用优势、银行的信贷优势,让国企平台更多地承接大项目,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五、强化财政政策支持。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快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和《桐城市工业企业绩效综合评价实施意见》等政策性文件,充分发挥财政政策资金的引导撬动作用,围绕建设“数字桐城”、“智造桐城”、“创新桐城”、加强“企业主体培育”等四方面,优化产业扶持政策,推动首位产业高质量发展。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对年度销售收入首次达到5亿元、10亿元的企业,分别给予15万元、3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加大首台套及新产品培育,经省认定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对本市研制单位,按首台(套)售价的10%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100万元;对企业开发新产品并经省认定的,给予5万元的一次性补助。加强企业主体培育,支持重点产业创新平台建设,围绕首位产业,谋划建设绿色包装、机电装备安徽省实验室、安徽省重点实验室,经省考核认定后,分别补助50万元、30万元。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21年08月0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