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财政局:多举措助推乡村振兴
近日,合肥市乡村振兴精品线工作正式启动,市财政不断增加涉农投入,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乡村旅游建设等,多渠道支持农民增加收入,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一、创新财政支农体制机制。通过创新财政支农投入体制,支持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提升转化为旅游开发经营优势,把项目建设与产业开发、发展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结合起来,取得显著成效。累计拨付乡村振兴专项资金共15亿元,支持产业兴旺、公益性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国有资本投资乡村振兴项目示范引领作用,吸收社会资本积极参与乡村振兴,促进形成多元化投入格局。
二、大力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积极筹措资金,不断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投入力度,2018-2020年,市级以上财政共投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资金22.9亿元的基础上,继续统筹各类资金近9亿元,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行动,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由“点”向“面”,由“干净整洁”向“生态宜居”转变。支持环巢湖流域一级保护区内水稻绿色种植和果菜茶绿色种植和健康水产养殖,推进农药化肥零增长、零使用。
三、专项支持乡村旅游发展。2018—2020年,累计投入1亿元旅游扶贫资金,用于支持乡村旅游发展,发挥扶贫村景区、农家乐等旅游产品的带动帮扶作用,吸纳贫困户就业,帮助贫困户销售旅游商品和农产品,增加贫困户创收渠道。2021年继续安排农村旅游扶持资金6000万元,支持4个乡镇11个项目,建设乡村旅游游客接待中心、乡村研学旅游基地、乡村旅游体验中心以及旅游基础设施。
四、支持全面促进农村消费。连续四年各安排1000万元用于推进快递进村、农村电商提质增效和“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支持农村电商发展。2021年安排农村新型流通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390万元,用于支持农村新型流通服务体系建设,奖补符合新农村流通网络体系建设项目不少于8个,新建基层社不少于10个。
五、推动文旅产业发展。修订高质量发展政策,对文化创意园区、文化与旅游融合项目、文化场馆、体育园区(场馆)、小型体育健身场馆等固定资产投资给予财政补助,支持文旅产业发展。对市级农家乐和休闲农业转型升级试点示范单位按规定开展转型升级,达到省休闲旅游示范试点评定标准的,按投资额给予补贴。对民宿固定资产投资达到规定比例的,也按固定资产投资额给予相应补贴。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21年07月0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