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巢湖市财政局:构建“五进”模式
扎实推进农村电商提质增效民生工程
为进一步推进农村电商提质增效民生工程,巢湖市积极构建“五进”模式抓实农村电商服务工作,助力农村扶贫产品上行。即进三级电商服务载体、进区域内电商平台、进电商企业、进直播间、进线下展销馆和超市。2020年,巢湖市计划培育1个电商示范镇、5个电商示范村、5个电商示范网点,打造2家千万元电商企业、2个百万元电商品牌。
一、“进”三级电商服务载体。运营企业积极挖掘区域内扶贫产品,对适合网销的黄蜀葵等产品进行培育包装,并在其运营的小程序上进行销售。同时,帮助指导3个贫困村产品注册品牌,实现网上销售。已建成运营的2个镇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通过其运营的淘宝店、微店等线上平台,帮助区域内扶贫产业园等主体的产品实现线上销售。同时,指导扶贫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开设微店等,拓宽产品销售渠道,累计带动30余家扶贫主体产品上行。已建成运营的3个村级电商扶贫基地和部分村级电商服务网点负责人深入村内收集扶贫主体手中适合网销的产品,通过对接区域外线上销售渠道和自己开设的淘宝店、微店进行销售,已带动土鸡蛋、花卉等20余种扶贫产品线上销售。
二、“进”区域内电商平台。开发市级电商兴农扶贫小程序,小程序包括农特产品展销区、扶贫产品展销区、扶贫产品信息发布区三个主板块,累计带动60余个主体百余种产品上行(含销售渠道拓宽),产品涵盖茶叶、酱、稻虾米等农特产品和无花果、黄桃、瓜蒌子等扶贫产品上行。
三、“进”电商企业。建立“电商企业+”模式,带动贫困户增收。一方面建立“电商企业+基地+合作社+贫困户”模式,通过帮助专业合作社、传统商贸企业等主体产品网上销售,增加产品销售渠道等方式,带动贫困户参与到产品包装、分拣的过程中实现增收。另一方面建立“电商企业+扶贫产品生产经营主体”模式,通过直接采购扶贫产业园、扶贫车间等主体生产加工的产品,培育包装后在运营的线上店铺进行销售,累计帮助夏阁镇柳南村等10余个村扶贫产业园和柘皋镇三星村等10余个村扶贫车间产品上行,带动300余户贫困户增收。
四、“进”直播间。紧随直播带货浪潮,通过“双向渠道”带动扶贫产品进入直播间。一方面通过“面对面”培训和“点对点”指导的方式,鼓励部分扶贫产品生产经营主体通过抖音、淘宝等平台不定期开展直播带货活动。另一方面联合镇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运营企业及时收集区域内扶贫产品,并借助其运营的淘宝店,申报直播带货计划,不定期在中垾镇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直播间开展直播带货,销售区域内各类农特产品暨扶贫产品。今年以来,已开展直播带货活动4场,销售稻虾米、黄桃、小南瓜等扶贫产品40余万元。
五、“进”线下展销馆和超市。全县共4个线下展销馆,均设置了扶贫产品展销区,用于展销区域内的扶贫产品,且线下展销馆运营主体积极对接各类采购主体,倡导主体通过线上线下渠道进行采购,已带动30余家扶贫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和10余个贫困户产品销售。同时,在市惠民新菜市内设置扶贫产品销售区,专门销售区域内扶贫产业园等主体的产品。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20年10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