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市推进国资国企改革从管企业向管资本转变
2018年以来,马鞍山市以管资本为主作为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的方向,以“加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建设,积极稳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促进国有企业转变经营机制”为抓手,全力推动国有企业做优做强做大。截至6月底,全市国有企业资产总额1998.42亿元,同比增长0.3%;负债总额1078.21亿元,同比下降8.2%;所有者权益合计920.22亿元,同比增长12.4%。
一、以“促转型”为导向,强化国有资本经营平台建设。国有资本经营平台建设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长远作用的基础工程。我市加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建设,以江东控股为试点,推动由管实物形态的国有企业向管价值形态的国有资本转变,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分四步打造国有投资运营平台:一是构建“三层构架”模式。指导江东控股搭建“一级投资运营公司——二级投资公司——三级生产服务性企业”运营管理架构,实行“母子公司”管控体系。二是实施投资运营决策管控。将集团定位为一级投资运营平台,统筹战略规划、投融资、财务管理等工作,通过制定战略规划、投资负面清单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引导或控制二级投资公司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和经营行为。三是实行产业经营职能下沉。突出主业,将八大事业部压缩为6个二级投资子公司,根据集团战略规划分解任务,进行产业的适应性调整和适当性扩张。强化对控股企业实施经营指导、绩效考核,并争取企业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加强对参股企业股权管理,为企业提供增值服务等,从而获取股权价值提升和防范投资风险。四是探索国有资本市场化运作。重点支持三级生产服务性企业市场化自主运营,获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集团利润重要来源。
二、以“管资本”为核心,积极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有利于在更大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各类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一是逐步退出低效产权(股权)投资。完成当涂县当发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等4家投资企业产权清退工作,完成马鞍山江东工业设计发展有限公司等3家投资企业持股主体调整,完成市金土地勘测有限公司产权划转工作。二是进军新兴产业。重点投向科技、环保等成长性产业。如:投资安徽黄河水处理科技公司、马鞍山成长创业投资公司等。支持江东颐养公司引入战略投资者中冶华天公司,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三是推进上市挂牌。以支持有条件的国有参控股企业上市(挂牌)为重点,对全市国有参控股企业全面开展调查摸底,建立台账,主动与省国资委对接,保障我市拟上市企业国有股权管理方案及时获批。如:对马鞍山农商行申请主板上市国有股权管理方案进行审核,并按省国资委要求多次完善,现已获省国资委批复和中国证监会受理;江东控股集团下属富马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已获全国股转系统批准,在“新三板”上市挂牌。近年来,我市已累计完成8家国有参控股企业挂牌“新三板”。
三、以“抓改革”为手段,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按照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原则,理顺市直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与所办企业的关系,稳步将市直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与所办企业的国有资本纳入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体系。对16家主管部门所属29户企业采取多种形式,实现整体脱钩。一是精细谋划脱钩方案。围绕“依法依规、分类推进”的原则,制定出台《市直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所属企业脱钩方案》。实施“一企一策”,对一些“僵尸企业”、空壳企业实施注销,依法依规,不留后遗症;对有一定市场前景和潜力,民营企业有投资意向的,实行产权转让;对与行使公共职能或发展公共事业无关的企业全部实行产权划转,由接受企业实施集中监管,承担资本运作、资产处置和保值增值等职责;对于新闻宣传、文化类企业等部分特殊类企业,维持现行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管人管事管资产和管导向相结合的监管体制。解散注销企业由主管部门牵头,依法依规,不留后遗症。产权转让企业依照国有企业产权转让有关规定进行转让。产权划转企业按照企业国有产权无偿划转管理有关规定,签订企业国有产权无偿划转协议,保留企业制定改革方案报市财政局备案。二是强力推进实施。今年以来,市财政局积极协调工商、税务、国土等相关部门,为做好企业税务清算、工商登记、不动产过户等事宜提供优质便捷服务;积极指导产权转让及划转企业依法依规进行清产核资、财务审计、资产评估等工作,协调解决划转或转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避免国有资产流失。截至目前,已有26户企业提前完成了脱钩任务,其中:解散注销14户;产权转让1户已正式挂牌;产权划转5户,实现了国有资本集中统一监管;保留的6户企业按照其改革方案稳步实施,逐步完善了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党的建设和内部管理制度,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8年10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