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报道>全国财政新闻联播>安徽财政新闻联播

歙县石门乡四举措加快产业脱贫步伐

  自开展脱贫攻坚实施以来,石门乡充分利用当地竹产业资源,紧紧抓住产业扶贫这一根本之策,以产业扶贫为着力点,大力推进扶贫基地带动、能人大户带动、农业合作社带动、各项政策扶持,加快形成“一村一品”,走出一条产业脱贫路。

  一、以扶贫基地带动,实现居家就业。黄山市石门徽菜农产品加工有限公司注册资本600万,是一个主要从事农产品加工的企业,也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企业,2017年申报审批为居家就业基地。该厂积极发挥居家就业基地作用,溢价收购毛竹笋40余万斤,229户笋农从中受益,支付农户卖笋资金近30万元,其中贫困户受益42户,卖笋4万5千多斤,得到卖笋收益8万余元。同时还大量招工做事,前后有120人参与做工,做工收益近14万元,其中贫困户有30人参与做工,做工收益4万余元。最高的贫困户在这一季领到了7千多工资。同时该基地已有7名贫困劳动者享受了就业补贴,补贴总金额3000多元。

  二、以能人大户带动,发挥示范引领。该乡注重引导鼓励善于经营、敢闯能干的农村能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贫困户参与到产业扶贫当中,让他们共享产业扶贫带来的发展成果。2016年以来通过基层党建引领扶贫,培育了一批能人示范大户,每户能人大户至少吸纳带动5户贫困户,如致富带头人程玉光就是其中的一位。每年春笋上市季节,程玉光的笋干厂每天都特意请十来个贫困人口来帮忙,剥笋、煮笋、做形、上屉、包装等,按一小时十元的薪酬,产笋期30天,一个贫困人口能领到3000元的工资,让贫困户确确实实地增加了收入。

  三、以农业合作社带动,共同凝抗风险。自石门乡竹业合作社创办以来,几年来,现已发展356户合作社社员,其中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00余户 ,通过合作社提供资金、技术、市场信息等服务,从以前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到抱团经营,做大做强,极大地拓宽了毛竹产品的销路,提高了抵御市场经济风险能力,确保了竹产业健康稳定发展,群众获得稳定的经济收入,促进了贫困村脱贫致富步伐,竹业合作社成员通过一对一帮扶措施,为贫困户提供信息及技术指导,带动贫困户实现增收。

  四、以各项政策为基石,增强造血功能。该乡积极动员贫困户发展产业,通过动员鼓劲、宣传身边贫困户产业发展脱贫典型事迹、传授产业发展的相关知识,激发贫困户内心动力。一是根据贫困户家庭资源,因户施策,量身定制适合贫困户发展的产业实施计划,及时发放产业项目扶持资金,确保一户一策特色产业项目顺利实施。2018年已发放到户项目产业补贴19万元,已有179户,占97%的贫困户实施竹园扩编、茶园改造、养殖、加工竹席等一系列产业项目,人均创收益近5000元。二是利用小额信贷抱团发展。对于有劳动力、自身没有项目以及没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实施扶贫小额信用贷款,统一参股于笋干加工厂经营,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政府承担贷款利息,贫困户则每年享受笋干加工厂资金红利,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目前共10户贫困户参与该模式的运行,每户年收益3000元,有效加快了全乡脱贫增收步伐。三是开发公益性岗位助力贫困户增收。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及开展全域环境整治活动。精准设岗,合理定责,开发21个“卫生保洁、污水处理管护、自来水管护、文明劝导”等辅助性扶贫公益性岗位,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助力其稳定脱贫。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8年09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