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市财政积极助力支持绿色发展
近几年,安庆市财政秉持绿色生态发展理念,健全体制机制、加大投入力度,支持和引导绿色发展。
一是支持污染防治行动。市本级累计安排专项资金542.5万元,实施秸秆禁烧奖补,安排376.78万元支持秸秆产业化利用;安排资金4072万元,支持全市黄标车淘汰。出台《安庆市地表水断面生态补偿暂行办法》,根据境内12个省控监测水体断面监测结果建立奖惩机制,对水质监测达标的在省政府奖励基础上再增加20%奖励,引导各地政府加强水污染治理,促进达标排放。
二是建立大别山水环境补偿资金。根据安徽省大别山水环境补偿办法,为引导各地政府加强大别山水资源保护,2017年由市财政统筹岳西、潜山、太湖、桐城、怀宁及市本级财政资金1400万元建立大别山水环境补偿资金,对安庆市境内主要长江支流按区域断面设点监测,对水质达标县予以奖励。
三是实施城区全区域水系治理。2015至2016年,投入20多亿元,对城区进行水系治理、防洪排涝、环境整治、绿化提升;完成15亿元的污水处理厂“厂网一体”PPP项目。2017年规划投资近300亿的水系综合治理一期工程即“一湖九河”工程开工建设,当年投入15.57亿元;2018年计划再投入26.26亿元,实施包括“一湖九河”在内水系综合治理工程,对城区水系开展治理修复,构建城市良性水循环系统,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修复水系生态环境,完善城市功能配套。
四是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2016年以来,市财政累计安排农村道路畅通工程补助资金10462.7万元,支持各地完成9646公里的农村道路改扩建工程;2017年以来,每年安排3000万元资金,用于农村厕所改造、垃圾处理;积极推进各县(市)区运用PPP模式,引进社会资本实施农村环卫一体化服务、建设运营农村污水处理设施;2018年,市财政积极筹措资金,在年初预算安排6亿元用于乡村振兴,通过补助方式推进各地农村产业发展、脱贫攻坚、林长制、湖长制、河长制实施。
五是发展绿色金融支持脱贫攻坚。鼓励大中型银行新设网点向金融服务薄弱社区、乡镇倾斜,国有大型银行设立乡镇网点30个;成立安徽省唯一一家农村资金互助社;惠农金融服务室实现村级全覆盖,村级“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初步建成。2016年起,在贫困村大力推进“整村推进”信贷扶贫模式,由银行与创建信用村建立“银村共创”机制,实行整村推进授信政策;推动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模式,帮助贫困户增收脱贫。今年,拟出台《发展绿色金融支持安庆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推动绿色金融支持地区绿色产业基地建设、支持乡村振兴战略、支持绿色城镇化建设及旅游休闲和文化产业发展。
六是支持产业结构升级。近年来,市财政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加大资金支持力度,着力推进创新发展和绿色发展,努力构建产业新体系。2018年,市本级专项安排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资金5亿元,用于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从2017年起,每年安排1亿元支持筑梦新区用于引进科研平台和创新创业团队激励等,发展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四新”经济。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8年05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