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县“五大工程”全力推进新安江流域生态治理
今年是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第二轮试点的收官之年,我县试点工作始终坚持以推进项目建设为抓手,组织实施试点项目7个,到位试点补助资金6,531万元,扎实推进流域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促进流域经济、生态协调发展。
一是加强流域入河排放口整治。对新安江干流和城区附近支流11个入河排放口进行全面检查,实施截污改造。今年计划整治排放口38处,其中城区17处,沿江21处。城区已完成整治15处,其他2处正在施工;沿江共整治21处,涉及街口、新溪口、小川、徽城4乡镇,由乡镇组织实施,已完成招标,正在施工。
二是开展规模养殖场污染整治。通过雨污分流、沼气池和生态发酵床等治理措施,开展规模畜禽养殖场污染整治。出台了《歙县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可养区划定工作方案》,合理布局场点,引导农民依法养殖,从源头上控制畜禽养殖污染。今年计划关停搬迁禁养区内规模养殖场(大户)64家,已完成关停50家,兑现奖励资金422万元。
三是推进农村污水无害化处理。采用三格式化粪池方式进行改水改厕6,700户,分两年实施,今年计划完成60%(4,020户)。涉及街口、小川、深渡等13个乡镇,由乡镇组织实施,已完工和在建2,982户,占年度计划任务74%。
四是完善村级污水集中处理设施。项目内容包括新建新溪口乡溪口村、坑口乡金滩村、徽城镇大梅口村、王村镇烟村5个村级污水集中处理站。扩容提升深渡镇棉溪、绵潭、漳潭和坑口乡瀹潭村4个村级污水处理站。项目采用EPC模式招标,招标文件编制已完成,正在招标。
五是实施船舶污水上岸工程。工程分两期实施,首期完成23艘客船改造和污水回收系统建设,今年计划完成15艘客船改造和回收系统建设。已完成船舶改造一艘,其他船舶设计改造正按计划推进,污水回收系统土建工程正在施工。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7年1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