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报道>全国财政新闻联播>安徽财政新闻联播

霍山县:资产收益扶贫成效初显 呈现“三新”

  一、聚沙成塔,资金裂变发挥新效应。随着精准扶贫的不断深入,我县扶贫工作已由最初“输血式”的生活性扶贫向“造血式”的生产性扶贫方式转变,今年以来,我县坚持“多渠道供水,一龙头滴灌”的原则,在不违背资金用途的前提下,充分整合涉农资金、扶贫资金等财政性资金,变无偿补助为有偿投入,投资企业、农民合作组织、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按照“参股不控股、投资不经营、分红不担险”的原则,将资产收益量化给村委会和贫困户,使贫困户获得固定收益,今年1—6月,全县已到位扶贫专项资金4492.68万,支出完成4070.13万元,占到位资金91%,超序时进度21%。同时,在保障贫困户收益底线的前提下,通过财政资金的杠杆功能,引导农户闲散资金、村集体资金、贫困户小额信贷资金、社会资金参与扶贫产业建设,产生了“聚沙成塔”的规模效应。太阳乡以财政扶贫专项资金100万元入股霍山县观音岩水电站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每年获得8%的固定分红收益,日前,40户贫困户已收到500元的季度分红。下符桥镇庙岗集村30个贫困户150万元扶贫小额贷款入股安徽源之梦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开展大红桃基地建设,贫困户在做股东的同时,参与劳务务工,获得工资和入股分红两份收入。

  二、盘活闲置,资源重组焕发新活力。结合农村“三变”改革和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探索“政府+企业+贫困村/贫困户”合作模式,引导贫困户将承包土地、林地、水面经营权等以折价入股、租赁等方式流转给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土地流转、股权融资、进场务工、入股分红等形式,盘活农村闲置资产资源,鼓励贫困村、贫困户以资源要素参股开发加油站、水电站、农家乐等优质项目,获得分红用于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和增加贫困户收入。何奎为太平畈乡蔡家畈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扶贫工作队协助他流转了近100亩的荒山、荒地,帮助其落实扶贫资金,开展高山白茶种植,目前茶叶基地已初具规模,茶园成熟后,可实现年创收200余万元。同时,通过租赁土地、入园就业等方式参与该农场的群众已达34户。其中,贫困户10户,2017年,以上群众已经获得土地租赁金4万余元、工资10万余元。据了解,今年以来,太平畈乡20多家企业和专业合作社通过山场田地入股、供应种子幼苗、吸纳贫困户务工和药材成品回收等全程服务,使300余名贫困户零风险获得租金和分红双重收益。

  三、“N+贫困户”,因地制宜开辟新门路。资产收益扶贫无先例可循,霍山县本着“股权量化、按股分红、收益保底”的核心,瞄准“贫困村脱贫、贫困户增收”这一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展思路、广开门路,因地制宜开展资产收益扶贫工作。积极引导各乡镇充分发挥资源环境和特色产业优势,坚持市场导向,通过“N+贫困户”模式,促进贫困户增收。太平畈乡开展霍山石斛集约化经营,推行“扶贫资金+贫困村/户资产资源入股”的形式,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坚持市场运作,带动贫困户增收。大化坪镇依托霍山黄芽茶产业扶贫工程,盘活土地房产资源入股茶叶合作社,利用“霍山黄芽”的品牌效应,促进群众增收。同时,该县充分运用“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百度”当前盈利产业和优质项目,发挥互联网在农产品宣传销售中的辐射作用,找准“合伙人和经理人”,不断创新资产收益扶贫新模式,精准发力施策,全县脱贫攻坚呈现良好态势,有力提升了脱贫攻坚工作实效。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7年07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