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实施三项工程”增强农村基层党建活力
近年来,淮北市坚持权力下放、资源下沉、重心下移,实施村级基层党组织“三有工程”,将“真金白银”投入基层,切实推动农村党组织全面加强、全面提升、全面过硬。
实施“活动有阵地”工程。按照“加大投入、严格标准、拓展功能、建优阵地”的工作思路,全面升级村级活动场所和办公场所。严格对标《淮北市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实施意见》要求,深入开展 “村部改造”等村级党建阵地提档升级工程,努力实现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全开放,总面积达到300平方米以上,群众活动室不低于100平方米,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大厅不低于40平方米的目标,近年来全市累计投入近9000万元为276个行政村建成拥有“一站式”服务大厅、村民活动室、村民说事室等村级党组织活动阵地。
实施“待遇有保障”工程。实施提升农村基层党建与服务保障经费民生工程,建立健全村干部报酬待遇、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村干部正职基本报酬不低于当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倍,绩效报酬不低于基本报酬的20%,年报酬超2.5万元;为全体村干部购买了新农合或城镇医疗保险、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按自愿原则为村干部办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为8300多名离任村干部发放离任生活补贴,切实解除了村居干部的后顾之忧,营造了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实施“办事有经费”工程。设立党建活动和运转保障专项经费,打破“资源瓶颈”,破解“钱紧”难题,向基层党组织放“财权”,每年按照5万元、7万元、9万元的标准拨付村级运转经费2100多万元,专项用于基层党建、服务群众等村级组织运转,不让“没钱办事”影响村级党组织活力。同时,将党建经费纳入区财政预算,定时定额定向拨入村级三资账户,使基层组织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有台“唱戏”。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17年04月20日